发展规划处处长 赖祥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11-08动态浏览次数:349

登高望远绘蓝图  脚踏实地谋未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结合本职工作,我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聚焦高质量,找准“十四五”规划编制切入点

全会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2035年远景目标。这其中,“高质量”是个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校在全面进入创建地方一流应用大学新征程上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创应用强校、育致用大才”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创建地方一流应用大学开好局、起好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高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

我们必须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围绕创新,选准十四五规划的思维路径与角度

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必须基于时代发展、突出特色、科学务实、主次分明、定位清晰、路径明确,需要以新思路、新理念、新视角解读,提出新法、拓展新模式、开辟新时代、引领新潮流。

1. 目标导向,分步落实“外推”变为“回溯”的规划新思路。本次规划要从2020/2025年达到的目标构想现在的发展节奏与规模,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眼光、理性的判断提出五年后的目标。

2. 全局眼光,务实优先全局式、战略性的规划新视角。规划要有长远的战略性思维,要有全局式眼光,同时要有务实的作风。

3. 产业优先,动能转换以提升经济产业健康度为核心的规划新重点。更关注产业发展的健康度,防止产业空心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兼顾发展导向与风险导向。

4. 00后思维,新发展视角“新一代人”为本的规划新原则。新社会环境下,应更加注重新年轻人的综合需求,充分重视新千禧代的成长环境、社会观、生活观把控,考虑新一代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愿景,有效引导新年轻人参与社会发展。

5. 区域经济联动,一体化发展打造价值共同体的规划新愿景。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协同作战思维,寻找区域的抱团发展模式,将学校发展有效、充分的融入到区域发展中,精准定位、协同创新,以打造价值共同体的思路谋划自身发展。

三、用好编制方法,为学校发展谋划美好明天

一是因地制宜且突出重点。基于国家战略和中心任务,以师生为中心,突出本校主要问题、矛盾和师生的更高需求,突出优势,聚焦资源和力量,差异化编制规划并形成重点支撑。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对接,多方参与协调,主动调动社会的力量和积极性,共同编制好本地区的“十四五”规划文本。

二是前瞻且可操作。编制“十四五”规划,既要接地气,又要高大上,要有国际视野和开放性。要突出政策性、先进性和实操性,杜绝措施空洞、路径不符合实际,目标偏离地区需要,或者没有可落地的措施等。

三是体现“四度” “五性”。要全面突出“十四五”规划的高度、宽度、亮度和精度,通过规划编制和系统引领,提高本地区、本城市的决策定位、实践指引、社会发展和产业聚集能力。同时,各子规划编制团队应采取科学、前瞻的规划编制思路,严格规划编制质量控制和沟通流程,以高标准、专业性和高质量,撰写、论证并形成“十四五”规划文本,体现前瞻性、规范性、系统性、层次性和操作性。

四是包容引领。“十四五”规划编制与实施不单是本校的事情,它涉及到全体师生和所在地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规划的编制和谋篇要国际标准,世界眼光,要能够统筹国家和上级要求,兼顾国际国内形势,立足本地优势,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要与国际环境,国家、上级和本地区的各类规划,与资源环境相衔接,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统筹、引领、协调与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