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三强”打造“以体育人”党员教育新模式
——金沙娱乐城app体育与康养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党支部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金沙娱乐城app体育与康养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党支部于2019年4月成立,由里约残奥会冠军、“大爱三明”形象大使柯丽婷担任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柯丽婷曾获评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获得里约残奥会女子S7级100米仰泳金牌、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1银3铜、福建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4枚金牌。支部立足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优势,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守正创新,扎实创建,形成互学互促、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近2年党员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奖项百余人次,支部相关建设成果先后获得人民网、新华社、福建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60余条。
二、案例内容
(一)背景起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传承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通过“三学共进”强化思想淬炼、“五育共举”强化本领锤炼、“三梦共筑”强化实践锻炼的“三共三强”打造“以体育人”党员教育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1.“三学共进”强化思想淬炼
突出发挥“身边的冠军支部书记”影响力,奥运冠军坚持走进社区、走近学生、走在一线,更接地气地引领带动新思想、体育强国战略、奥运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1)打造“冠军宣讲团”学在社区。支部成立“冠军宣讲团”每半月进社区宣讲。残奥会冠军柯丽婷带头宣讲,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重要嘱托和关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以“体育人”的话语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自我成长成才和建设体育强国奋斗之中,目前已开展宣讲22场,带动影响上千人次参与理论学习。
(2)打造“冠军大讲堂”学在身边。支部重视发挥冠军在体育精神和强健体魄上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邀请徐云丽、邓薇等“冠军的朋友们”开展线上线下宣讲,与学生党员交流成长故事、体育精神,现场指导党员专业技能,让党员们深刻理解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营造起向冠军学习、向冠军看齐的良好氛围,用体育精神激活青春力量。
(3)打造“冠军会客厅”学在一线。支部着力打造“冠军会客厅”,每周五晚上安排两名曾获得校内外体育竞赛的冠军党员线上线下值班,通过现场交谈、微信视频帮助来访学生在理论学习、专业训练等方面答疑解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党课教育打造成为党员思想交流、专业学习的重要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五育共举”强化本领锤炼
突出发挥体育筑基作用,强化课堂联合、组织联建、机制联动,推动“五育并举”融入党员教育管理中。
(1)课堂联合,德智共进。支部“以红养正、立德树人”的德育智育工作主线,联合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和网络教育“三个课堂”资源优势,将专业课堂、校内外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竞赛作为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实现育人资源互补、育人优势叠加。2项红色作品分别获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华南赛区二等奖、一等奖。
(2)组织联建,体美共育。与美术设计、音乐教育、视觉传达等专业学生党支部联合共建,通过党课学习、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社会实践、项目组队等联合,不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美育精神,实现体育美育的知识互通,形成核心素养的共育合力,真正体现“以体树人,以美育人”。
(3)机制联动,体劳共生。将参加劳动次数、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管理量化考核制度》的考核指标中。建立“五个一”联系制度,通过指导一个班级、一个部门、一个社团(协会)、一个专项训练队、一个宿舍开展体育活动和劳动,将指导成效作为学生党员的劳动成果,以此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评优评先的重点参考依据。
3.“三梦共筑”强化实践锻炼
突出发挥体育专业优势,把党员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构建助老助残、公益支教、体卫融合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1)助老助残筑“幸福梦”。开展“青暖夕阳”社区敬老志愿服务项目,坚持每月到社区为老人宣讲康养知识、传授康养手法。近两年已开展25场敬老活动,覆盖近1000名老人。开展“提灯计划”助残项目,到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义务开展舞龙舞狮、健美操等项目教学,进一步促进“普特融合”。支部党员研发“T优康”APP,注册人数超上万人,成功帮助6名盲人按摩师顺利就业。
(2)公益支教筑“快乐梦”。支部党员团队发挥专业优势连续3年开展“四点半”阳光体育课堂和姚基金公益支教,打造“专项冠军”上体育课的特色品牌。3年来为全省147所乡村小学31638名小学生提供体育支教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3)体卫融合筑“健康梦”。联动教工党支部,组建师生党员先锋服务队开展“运动治未病”健康服务。先后到三明市12个区县开展体质健康监测与康养DIY服务,协助党员教师开展主题康养知识讲座15场,开具“运动处方”超10000份,有效助力三明作为全国医改先行区体卫融合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三)主要成效
1.以体为本,思想与学业并进。将支部建设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帮助党员从思想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历练,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人人有获奖、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贡献”的良好局面。落实高质量就业,2022和2023届毕业生党员均实现100%就业,共有35人考研升学、教招上岸。近2年,上百人次在首届世界龙舟联赛、福建省运动会(大学生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省级及以上赛事中获奖。
2.以体为用,实践与服务协同。延伸校内,实现党员进社区、班级、部门、社团(协会)和训练队范围的全覆盖,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指导开展12项大型体育赛事600余场,浓厚“周周有训练,月月有比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帮助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创建单位。辐射校外,连续3年开展“体育助双减”、体质健康测试和姚基金公益支教等志愿服务项目,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两个公益项目获评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慈善总会组织奖。
3.以体为魂,党建与育人融合。立足专业实际特色,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人才培养”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以体育人”新模式。双培工作案例入选全省高校“一融双优”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典型案例,《体育院系“三立方”组织育人的创新与实践》获全省党建教育系统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三等奖。“冠军宣讲团”连续2年入学全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宣讲团,“楼栋大讲堂”、公益支教等品牌活动得到新华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的报道,篮球支教事迹浏览量达152.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