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整全性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体系,数字教材自身也有一个逻辑自洽、范畴清晰的结构框架。具体来讲,数字教材体系主要包括内容资源体系、载体形态体系、结构功能体系以及制度保障体系,四者之间互相承载、相互依托,共同架构了一个完整的数字教材体系。
一是内容资源体系。教材长期被奉为教学的“圣经”,被称为“沉默的教师”,是极为关键的教学载体,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教材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共性教学文本,其内容、资源的选择与呈现要体现普适性与基础性。因此,教材的应用要充分保障学校的教学效能。在信息技术介入的教学中,数字教材体系的首要功能是建设并供给基础性的教学内容资源。首先,数字教材内容覆盖面广,包含课程文件,尤其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其次,数字教材凭借技术赋能,通过多媒体呈现符合“数字土著”认知习惯的教学内容;最后,数字教材具有开放性,除了内嵌资源,还能通过外链引入增量的利教助学资源,满足师生教与学双边活动对内容资源的个性化需求,能够采用最合适的方式呈现最需要的内容并最大化地契合教与学需求,为教师提供因材施教的资源支撑,为学生提供适切有效的学习支架。
二是载体形态体系。数字教材研发源于电子书。电子书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创作、出版、发行、阅读的新形态出版物。手持式终端以及电子书制作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数字教材载体形态的发展演进奠定了技术基础。根据载体与技术的融合程度,数字教材的载体形态可划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电教教材。这类教材主要由录音和录像构成,为数字教材的萌发奠定了基础。其次是手持式电子教材。这类教材采用液晶屏显示,其尺寸与学生使用的纸质教材大小相近,储存卡可以容纳初中或高中全部教材和辅导读物。再次是多媒体数字教材。第一阶段的多媒体数字教材,融合了镜像化的纸质教材以及多媒体资源,但是交互性有限;第二阶段的多媒体数字教材嵌入了富媒体资源,不仅可以将内容资源、终端设备、教学工具与服务平台进行有效整合,还构建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既能支持课堂环境下的互动教学,又能支持泛在情境下的自主学习。最后是立体化数字教材。它不仅融内容资源、学科工具与应用数据为一体,还具有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支持的服务功能。不同类型的数字载体形态,满足了不同时期、不同教学场域的差异性需求,已然形成了作用于多元化课堂教学发展格局的数字教材载体形态体系。
三是结构功能体系。在数字时代,技术、媒介、知识、教学正走向深度融合,这对于教学载体、教学工具以及教材形态都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以“内容+服务”为核心的新形态教材体系,探索新的教材内容体系与服务模式。当前的数字教材体系正在沿着三个递进层级为数字时代的课程教学提供支持。首先,建设数字化内容资源和内容产品体系;其次,提供教学服务,即为数字化教学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最后,提供教育服务,即为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提供立体化的服务。反观数字教材体系,从微观层面来看,它不仅依靠技术手段提升了内容呈现的趣味性与易学性,提供资源链接与学科工具、通用工具,还凭借富媒体及其引发的交互性促进教学的异时空发生,提升教学效率。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教材体系的建构与应用,不仅可以为中小学提供高质量数字资源,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从而促进高质量数字化教学的实现。总之,数字教材体系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彰显了基础性核心资源的价值与潜力,突破了纸质教材体系仅能提供静态内容的弊端,为提升教与学的交互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增添了新的动能。
四是制度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关涉数字教材的应用质量和效能。目前,数字教材的制度保障体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在设计研发层面,为保障数字教材开发的规范性以及产品的高质量,研发单位较为重视数字教材内容编制流程的系统规划与严格管理,实行“三审三校”制度,严把数字教材的内容审核关、技术选用关与运维管理关。同时,较为关注数字教材产品的测试封装以及上线后与技术平台的匹配检测,能够在遵循《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等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切实可行的数字教材研发规程和管理制度。其次,在应用保障层面,目前数字教材研发单位几乎都有较为周全的后续服务支持系统,在应用前、中、后都有周全的技术团队支持、教材使用培训、教学教研支持等全要素、全流程的服务保障体系,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数字教材的应用效果。最后,在国家层面,未来还应尽快建立健全数字教材相关政策与管理规范,加快研制统一的数字教材开发和应用标准,以全面规范数字教材研发行为,从而有效保障数字教材产品质量,为数字教材的大规模推广、普遍化应用、常态化教学提供制度保障。(作者:余宏亮,系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