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适用年级:20-23级
二○二三年八月
目录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法规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法规 |
课程代码 |
0911315005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其他 |
授课教师 |
麻岩 |
|||||||
修读方式 |
√¢必修¢选修 |
学分 |
1.5 |
|||||||
开课学期 |
23-24第1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
|||||||||
A 先修及后续课程 |
选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 后续课程:土木工程施工 |
|||||||||
B 课程描述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法规是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掌握工程类人员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2. 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划和决策 3. 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4. 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组织 5.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6. 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二)能力 7. 具有初步项目管理的能力 (三)素养 8. 具有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8 |
||||||||
2.工程知识 |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建设工程造价问题。 |
课程目标1、2、3、4、5、6、7 |
||||||||
3.问题分析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课程目标5、7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针对复杂建设工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建设行业需求的工艺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5、7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7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1章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
2 |
0 |
2 |
|||||||
第2章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划和决策 |
2 |
0 |
2 |
|||||||
第3章 建设项目管理体制 |
2 |
0 |
2 |
|||||||
第4章 建设工程项目组织 |
2 |
0 |
2 |
|||||||
第5章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4 |
0 |
4 |
|||||||
第6章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
2 |
0 |
2 |
|||||||
第7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
4 |
0 |
4 |
|||||||
第8章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
2 |
0 |
2 |
|||||||
第9章 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 |
2 |
0 |
2 |
|||||||
第10章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
2 |
0 |
2 |
|||||||
合计 |
24 |
0 |
24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
1、8 |
绿色、低碳、环保既是一种生态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
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生态价值观 |
课堂讲授 |
|||||
2 |
第2章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划和决策 |
1、8 |
在项目管理策划和决策时,能够充分考虑荷载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建筑标准等影响因素,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和细 |
课堂讲授 专题学习 |
|||||
3 |
第3章 建设项目管理体制 |
2、7、8 |
||||||||
4 |
第4章 建设工程项目组织 |
2、7、8 |
课堂讲授 |
|||||||
5 |
第5章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一) |
2、7、8 |
课堂讲授 |
|||||||
6 |
第5章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二) |
2、7、8 |
建筑工程师应当具备敬业的责任和态度、诚信不作假等价值观。 |
引导学生思考并树立“中国建 筑梦” |
课堂讲授 |
|||||
7 |
第6章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
2、7、8 |
课堂讲授 |
|||||||
8 |
第7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一) |
2、7、8 |
坚持实 事求是 |
课堂讲授 |
||||||
9 |
第7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二) |
2、7、8 |
坚持实 事求是 |
课堂讲授 |
||||||
10 |
第8章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
3 |
课堂讲授 |
|||||||
11 |
第9章 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 |
4 |
爱岗敬业 认真负责 |
课堂讲授 |
||||||
12 |
第10章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
4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20%) |
1、出勤率5:基本分3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评价。 4、作业10:小作业评量成绩(5次)列入实作评价,每次成绩总分为10分,按照比例折合计算出最终成绩。 |
1、2、3、4、5、6、7 |
||||||||
期末(80%) |
课程全部知识能力的考核,按评分标准审批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裘建娜,赵秀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多媒体教室、PPT、计算器及制图工具等 |
|||||||||
K 注意事项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5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土木工程实验 |
课程代号 |
094127 |
|||||||||||||||
课程类型 |
£素质通识 ■专业核心 √专业选修 专业方向 |
授课教师 |
黄凌君 |
|||||||||||||||
修读方式 |
■必修 £必选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1 |
总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8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预修要求 |
先修课程:预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 同步及后续课程:《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工程结构试验理论和实践能力(目的) 通过理论讲述、实验教学手段,情景演示、小组讨论、ppt等方法。(历程) 使学生全面了解整个结构试验过程,了解各种测试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施工中结构试验、质量评定和各类科研工作打下基础。(预期结果) |
|||||||||||||||||
C 学习目标 |
(一)知识 1.熟练掌握施工现场进行检测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重物加载、液压加载和支承装置(A1,D1,E1) 2.熟练掌握结构检测中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技术。掌握结构检验的前期准备工作程序,为结构检测的顺利进行准备测试方案。(B1,B2,D1,E1) 3.熟练掌握典型结构静荷检测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的全过程;(B1,B2,D1、E1) 4.通过实验掌握建筑结构无损检测的原理和检测方法(C1,C2,D1、E1) (二)能力 具备分析实验和检测数据,编制实验和检测报告的能力 【注】学习目标细化: 核心价值:坚定“四个自信”,家国情怀,等。 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学术诚信,等。 从业习惯:团队精神、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工程规范等。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专业知能(A) |
实务技能(B) |
应用创新(C) |
协作整合(D) |
社会责任(E) |
合计 |
||||||||||||
A1 |
A2 |
B1 |
B2 |
C1 |
C2 |
D1 |
D2 |
E1 |
E2 |
100% |
||||||||
15% |
20% |
30% |
5% |
10% |
5% |
10% |
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及教学形式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课程导论,概论 |
2 |
0 |
2 |
|||||||||||||||
第一章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设计 |
2 |
0 |
2 |
|||||||||||||||
第二章 土木工程结构静载试验 |
6 |
4 |
10 |
|||||||||||||||
第三章 土木工程结构动力试验 |
2 |
0 |
2 |
|||||||||||||||
第四章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
2 |
0 |
2 |
|||||||||||||||
第五章结构检测与建筑物可靠性鉴定 |
4 |
4 |
8 |
|||||||||||||||
第六章 工程桥梁现场荷载试验 |
2 |
0 |
2 |
|||||||||||||||
第七章 桩基现场试验 |
2 |
0 |
2 |
|||||||||||||||
第八章 结构模型试验设计 |
1 |
0 |
1 |
|||||||||||||||
第九章试验的数据处理 |
1 |
0 |
1 |
|||||||||||||||
合 计 |
24 |
8 |
32 |
|||||||||||||||
F 教学方式 |
R讲授 R讨论座谈 R问题导向学习 R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 R实作学习 R探究式学习 R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单元名称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 形式 |
||
环节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课程导论 绪论 课程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授课内容版块、学习方法,教学相关事项通报,课后学习任务布置,工程试验与检测类别,等 |
5、6 |
讨论表决课堂公约,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类别概况 |
课堂公约,强调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3.团队精神 4.职业道德 |
课堂 |
|
2 |
第一章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设计 结构试验的基本步骤,结构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试验测试技术基本原理 |
1、3、4、5、6 |
结构试验的基本步骤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团队精神; 2.职业道德 |
课堂 |
|
结构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团队精神; 2.职业道德 |
|||||
3 |
第二章 土木工程结构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加载系统和量测仪器,结构静载实验分类和具体操作,静载实验(应变片黏贴,抗弯梁加载) |
1、3、4、5、6 |
静载试验加载系统和量测仪器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课堂+实验室 |
|
结构静载实验分类和具体操作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静载实验(应变片黏贴,抗弯梁加载)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4 |
第三章 土木工程结构动力试验 动载试验仪器仪表、结构动力特性测定试验、结构动力反应测定试验、结构疲劳试验 |
1、3、4、5、6 |
动载试验仪器仪表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课堂 |
|
结构动力特性测定试验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结构动力反应测定试验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5 |
第四章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人工地震试验、天然地震试验 |
1、3、4、5、6 |
拟静力试验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课堂 |
|
拟动力试验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人工地震试验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6 |
第五章 结构检测与建筑物可靠性鉴定 混凝土结构的非破损检测、钢结构的非破损检测、砌体结构的非破损检测、结构可靠性鉴定 |
1、3、4、5、6 |
混凝土结构的非破损检测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课堂 |
|
钢结构的非破损检测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砌体结构的非破损检测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结构可靠性鉴定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7 |
第七章~第十章 工程桥梁现场荷载试验、桩基现场试验、结构模型试验设计、试验的数据处理 |
工程桥梁现场荷载试验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课堂 |
||
桩基现场试验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结构模型试验设计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结构模型试验设计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期末总结与答疑 课后线上答疑,不占用课堂时间 |
—— |
线上 |
|||||
【注】: 本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桥施工技术能力的专业课,须将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课堂内外、课程学习始终,从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获取和职业素养格养成四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请任课老师注意并灵活调整,教学大纲中不再单独列出。 |
H 评价方式 |
课程成绩综合出勤及课堂表现、线上辅助学习、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四项因素予以评定: |
||
评价项目 及配分 |
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6 |
|
平时作业 (10%) |
课程有6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0%、20%、20%、20%、20%、10%。 |
3、4、5、6 |
|
实验(20%) |
课程有4次实验,包括应变片黏贴实验,抗弯梁静载实验,回弹无损检测实验,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等 |
3、4、5、6 |
|
期末考试 (60%) |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实验与检测基础知识;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施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注: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内容及比例由课程组商定,已报所在系和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在开课之初于课程导论环节告知学生并征求意见,班级通过后同步于课程门户界面公布。 | |||
I 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王天稳,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3 2.参考书目: 《建筑结构试验基础》.傅军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王立峰、卢成江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课程大纲A—E项由所在部门和相关课程委员会编写并审核通过,教师不能自行更改; 2.本课程大纲F—J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教师不宜自行更改; 3.评价方式可参酌下列方式: (1)纸笔测验:小考、期中纸笔测验、期末纸笔测验 (2)实作评量: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轶事记录 (3)档案评量:昼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量: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基础工程 |
课程代码 |
0911320017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颜玲月 杨悦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R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5 |
总学时 |
32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工程地质》、《材料力学》、《土力学》课程,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同步及后续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等。 |
||||||||||||||||
B 课程描述 |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牢固掌握一般浅基础和桩基础的概念和设计原理,并具有以上两种基础的设计能力。通过学习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条形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设计、挡土墙设计、小组讨论、ppt等方法。掌握基础设计的原则、常见不良场地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处理方法。具备从事基础工程建设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总体原则。 2.掌握浅基础设计的特征和设计方法。 3.了解挡土墙的分类及作用。 4.了解基坑支护的方式及特点。 5.掌握常见不良场地土层的工程特性。 (二)能力 6.能进行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 7.能进行地基处理。 (三)素养 8.重视以人为本,强化人性化设计意识。 9.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设计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了解中国国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能够基于相关专业知识,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公众安全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课程目标8、9 |
|||||||||||||||
2.工程知识 |
2-1能够基于专业基本理论,针对特定工程问题,分析结构的受力; 2-2能够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结构的变形。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能结合专业知识,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案; 3-2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
课程目标5、6、7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1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对相关工程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到有效结论,并据此优化方案和技术途径。 |
课程目标6、7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0 绪论 |
2 |
0 |
2 |
||||||||||||||
7浅基础设计 |
16 |
0 |
16 |
||||||||||||||
8桩基础 |
8 |
0 |
8 |
||||||||||||||
10基坑工程 |
4 |
0 |
4 |
||||||||||||||
12地基处理 |
2 |
0 |
2 |
||||||||||||||
合 计 |
32 |
0 |
32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0 绪论 (0.1概述、0.2基础工程的内容、0.3基础工程的发展概况、0.4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
1、2、6、8、9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讲授 |
||||||||||||
2 |
7.1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7.2浅基础的类型 |
1、2、6 |
职业操守 |
1.从业人格; 2.工作精神 |
课堂讲授 |
||||||||||||
3 |
7.3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
1、2、6 |
课堂讲授 |
||||||||||||||
4 |
7.4地基承载力 |
1、2、6、8、9 |
道德与社会责任 |
1.高尚道德; 2.担当精神 |
课堂讲授 |
||||||||||||
5 |
7.5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
1、2、6、8、9 |
课堂讲授 |
||||||||||||||
6 |
7.5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7.6地基变形验算 |
1、2、6 |
课堂讲授 |
||||||||||||||
7 |
7.7扩展基础设计 |
1、2、6 |
道德与社会责任 |
1.高尚道德; 2.担当精神 |
课堂讲授 |
||||||||||||
8 |
7.7扩展基础设计 |
1、2、6 |
课堂讲授 |
||||||||||||||
9 |
7.8柱下条形基础的简化设计7.9筏形基础设计7.9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
1、2、6、8、9 |
课堂讲授 |
||||||||||||||
10 |
8.1概述8.2桩和桩基的分类 |
1、2、6 |
课堂讲授 |
||||||||||||||
11 |
8.3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8.4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
1、2、6 |
课堂讲授 |
||||||||||||||
12 |
8.5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与位移8.6群桩基础计算 |
1、2、6、8、9 |
课堂讲授 |
||||||||||||||
13 |
8.7桩基础设计 |
1、2、6、8、9 |
课堂讲授 |
||||||||||||||
14 |
10.1概述10.2排桩、地下连续墙支挡式结构10.3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 |
3、4、7、8、9 |
课堂讲授 |
||||||||||||||
15 |
10.4土钉墙支护结构10.5基坑稳定性分析10.6地下水控制10.7基坑现场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
3、4、8、9 |
课堂讲授 |
||||||||||||||
16 |
12地基处理 |
3、4、8、9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2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6 |
|||||||||||||||
平时作业 (20%) |
课程有5次书面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1/10。 |
1、2、3、4、5、6、7、8、9 |
|||||||||||||||
期末考试 (6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2)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赵明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12第5版 2.参考书目: 1.地基处理(第二版) .叶书麟, 叶观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2.基础工程(第2版).周景星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5.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艺术设计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8月 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流体力学 |
课程代码 |
0912315004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黄亚冬 周玉珏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2023-2024-1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4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后续课程:无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分析与计算,通过学习物理力学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水头损失、孔口出流、明渠流动、堰流等的教学,情景演示、小组讨论、ppt等方法,掌握水头损失、水塔计算、合理流速等基本分析与计算,具备从事工程建设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理解流体力学基本理论、连续介质模型以及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基础。 (二)能力 3.分析液体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产生的原因、水击、水跃、水跌、明渠流动、堰流和渗流现象;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水头损失计算、孔口出流以及有压管流的水力计算。 (三)素养 5.重视学以致用,强化结构创新意识;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4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6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1 绪论 |
2 |
0 |
2 |
||||||||
2 水静力学 |
4 |
0 |
4 |
||||||||
3 液体一元恒定总流基本原理 |
2 |
0 |
2 |
||||||||
4 层流和紊流、液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
4 |
2 |
6 |
||||||||
6 有压管流 |
2 |
0 |
2 |
||||||||
7 明渠均匀流 |
2 |
2 |
4 |
||||||||
9 堰流和闸孔出流 |
2 |
0 |
2 |
||||||||
11 渗流 |
2 |
0 |
2 |
||||||||
合 计 |
20 |
4 |
24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 绪论 |
1、5 |
中国古代、现代取得的巨大水利成就-都江堰、三峡大坝 |
建立“四个自信”,喜欢上本课程、为我国在本专业取得的成就自豪。 |
课堂讨论、教学视频 |
||||||
2 |
第2章 水静力学 2.1静水压强及其特性 2.2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2.3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 |
2、5 |
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
培养善于观察、分析、思考和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和习惯 |
课堂讨论 |
||||||
3 |
2.4重力和惯性力同时作用下的液体平衡 2.5作用于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2.6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
2、5 |
课堂讨论 |
||||||||
4 |
第3章 液体一元恒定总流基本原理 3.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3.7空化与空蚀的概念 |
2、5 |
拉格朗日法、欧拉法 |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
课堂讨论 |
||||||
5 |
第4章 层流和紊流、液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4.1水头损失的分类 4.2 液体运动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 4.3 均匀流基本方程 4.4 层流运动 4.5 沿程水头损失的一般公式 |
3、4、5 |
课堂讨论 |
||||||||
6 |
4.6 紊流概述-4.10 局部水头损失 |
3、4、5 |
课堂讨论 |
||||||||
7 |
沿程阻力试验 |
3、5、6 |
试验教学 |
||||||||
8 |
第6章 有压管流 6.1 短管的水力计算6.2 长管的水力计算 6.3 有压管路中的水击 |
3、4、5 |
试验教学 |
||||||||
9 |
第7章 明渠均匀流 7.1明渠均匀流的特性和形成条件 7.2 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 |
3、5 |
课堂讨论 |
||||||||
10 |
第9章 堰流和闸孔出流 9.1 堰的分类 9.2 堰流的基本公式 9.3 薄壁堰 9.4 实用堰 9.5 宽顶堰 9.6 闸孔出流 |
3、5 |
郑国渠、都江堰的修建历史和原理 |
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
课堂讨论、教学视频 |
||||||
11 |
第11章 渗流 11.1 渗流的几个基本概念 11.2 渗流的基本定律 11.3 恒定无压渗流 11.4 井的渗流 11.5 土坝渗流 11.6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11.7 恒定平面渗流的流网解法 |
3、4、5 |
课堂讨论 |
||||||||
12 |
明渠试验、水槽试验 |
3、5、6 |
试验教学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课堂表现(10%) |
1、出勤率5:基本分3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评价。 |
1、2、5、6 |
|||||||||
平时作业(20%) |
共5次作业,按照比例折合计算出最终成绩。 |
3、4 |
|||||||||
期末考试(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2)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任玉新, 陈海昕.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朱自强.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8. [3]刘儒勋, 舒其望. 计算流体力学的若干新方法[M]. 科学出版社, 2003. [4]朱俊锋. 工程流体力学.郑州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9. [5]普郎特, 郭永怀. 流体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1981.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本授课大纲F到J项得视教学需要调整之。 2、请尊重知识产权,并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材料力学 |
课程代号 |
0912335011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刘静李阳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3.5 |
||||||||
开课学期 |
3 |
总学时 |
56 |
实践学时 |
4 |
||||||
A 先修及后续课程 |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 同步及后续课程:《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 |
||||||||||
B 课程描述 |
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 同时又为学习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设计等专业课提供必不可少的力学基础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下简称三基)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熟练运用的能力;通过对材料力学的学习,对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假设和结论有正确的理解;熟练掌握处理杆类构件或零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有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与设计能力;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专业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A1 2.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A1 3.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在工程设计、事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A1、B1 (二)能力 4.培养针对抽象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B1、C1 5.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B1、C1 (三)素养 6.树立正直可靠的精神品格。E1,E2 7.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 E1,E2 【注】素养层面学习目标细化: 7.1 核心价值: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 7.2 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学术诚信,等。 7.3 从业习惯: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等。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1.工程知识 |
1-1能够基于专业基本理论,针对特定工程问题,分析结构的受力; 1-2能够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结构的变形。 |
课程目标1、2 |
||||||||
2.问题分析 |
2-1能结合专业知识,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案; 2-2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3.应用创新 |
3-1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对相关工程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到有效结论,并据此优化方案和技术途径。 |
课程目标3、4 |
|||||||||
4.协作整合能力 |
4-1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了解和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听取不同意见,合作共事; 4-2能够理解团队中不同角色的作用,并能使不同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
课程目标5、6 |
|||||||||
5.社会责任感 |
5-1了解中国国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能够基于相关专业知识,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公众安全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课程目标5、6、7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及教学形式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线上 |
线下 |
|||||||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 |
2 |
0 |
2 |
√ |
|||||||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
6 |
0 |
6 |
√ |
|||||||
第三章扭转 |
4 |
0 |
4 |
√ |
|||||||
第四章弯曲应力 |
14 |
0 |
16 |
√ |
|||||||
第五章梁弯曲时的位移 |
6 |
0 |
6 |
√ |
|||||||
第六章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
2 |
0 |
2 |
√ |
|||||||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
6 |
0 |
6 |
√ |
|||||||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
4 |
0 |
4 |
√ |
|||||||
第九章压杆稳定 |
4 |
0 |
4 |
√ |
|||||||
附录 截面的几何性质 |
4 |
0 |
4 |
√ |
|||||||
实验 |
0 |
4 |
4 |
√ |
|||||||
合 计 |
52 |
4 |
56 |
||||||||
F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R其他 视频课外学习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单元名称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 形式 |
||
环节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 1.1材料力学的任务 1.2材料力学发展概述 1.3可变性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 1.4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 1.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
1、6、7 |
讨论表决课堂公约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 |
|
案例分析 |
赵州桥 |
1.工匠精神; 2.责任感。 |
|||||
2 |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2.2内力、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 2.3应力、拉杆内的应力 |
1、2、4、5、6 |
作业布置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 |
|
3 |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4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2.5拉(压)杆内的应变能 2.6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
1、2、4、5、6、7 |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
低碳钢拉伸四个阶段与人类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相类比 |
1.不畏困难,勇于与困难作斗争。 |
课堂 |
|
4 |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7强度条件、安全因素、许用应力 2.8应力集中的概念 |
3、4、5、6、7 |
课堂 |
||||
5 |
第三章扭转 3.1 概述 3.2薄壁圆筒的扭转 3.3传动轴的外力偶距、扭转及扭矩图 |
1、2、3、4、5、6、7 |
课堂 |
||||
6 |
第三章扭转 3.4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3.5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 3.6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3.7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
3、4、5、6、7 |
强度条件、刚度条件 |
将构件的性能与人类应该具有的品质相类比 |
1.自我修养; 2.情商培养。 |
课堂 |
|
7 |
附录I 截面的几何性质 I.1截面的静距和形心位置 I.2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 |
1、2、4、5 |
课堂 |
||||
8 |
附录I 截面的几何性质 I.3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 |
1、2、4、5 |
课堂 |
||||
9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4.1对称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4.2梁的剪力和弯矩、剪立图和弯矩图 |
1、2 |
课堂 |
||||
10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4.2梁的剪力和弯矩、剪立图和弯矩图 |
2、4、5 |
课堂 |
||||
11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4.2梁的剪力和弯矩、剪立图和弯矩图 |
2、4、5 |
课堂 |
||||
12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4.3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
2、4、5 |
课堂 |
||||
13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4.4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
3、4、5 |
课堂 |
||||
14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4.5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4.6梁的合理设计 |
3、4、5 |
课堂 |
||||
15 |
第四章 弯曲应力 习题讲解 |
4、5 |
课堂 |
||||
16 |
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 5.1梁的位移——挠度及转角 5.2梁的挠度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
1、4、5 |
课堂 |
||||
17 |
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 5.3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
1、4、5 |
课堂 |
||||
18 |
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 5.6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 5.7梁内的弯曲应变能 |
3、4、5、6、7 |
案例分析 |
工程中的弯曲实例:一方面要限制构件变形,另一方面要利用构件的变形工作 |
1.责任感教育; 2.唯物辩证法。 |
课堂 |
|
19 |
第六章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6.1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6.2拉压超静定问题 6.3扭转超静定问题 6.4简单超静定梁 |
1、4、5 |
课堂 |
||||
20 |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7.1概述 7.2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主应力 |
1、4、5、6、7 |
平面应力状态中斜截面上应力公式和莫尔应力圆 |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
1.办法总比问题多 2.唯物辩证法 |
课堂 |
|
21 |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7.3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 7.4应力与应变空间的关系 7.5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
1 |
课堂 |
||||
22 |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7.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 7.8各种强度理论的应用 |
1、3、4、5、6、7 |
强度理论 |
公式推导 |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增加学习信心。 |
课堂 |
|
23 |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8.1概述 8.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
1 |
课堂 |
||||
24 |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8.3拉伸(压缩)与弯曲 8.4扭转与弯曲 |
4、5 |
课堂 |
||||
25 |
第九章 压杆稳定 9.1压杆稳定的概念 9.2细长中心受压制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9.3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压杆的长度因数 |
1、2、4、5、6 |
案例分析 |
月光族 |
1.自律。 |
课堂 |
|
26 |
第九章 压杆稳定 9.4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 9.5实际压杆的稳定因素 9.6压杆的稳定技术、压杆的合理截面 |
1、4、5、6、7 |
提高压杆稳定性 |
团结同学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
课堂 |
|
27 |
实验内容:拉伸破坏实验 |
4、5 |
演示 |
||||
28 |
实验内容:压缩破坏实验 |
4、5 |
演示 |
||||
【注】: 本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须将人文关怀、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课堂内外、课程学习始终,从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获取和人格养成四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请任课老师注意并灵活调整,教学大纲中不再单独列出。 |
H 考核方式 |
课程成绩综合出勤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期末考试等四项因素予以评定: |
||
考核项目 及配分 |
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7 |
|
实验 (10%) |
由实验老师评定,满分100。 |
4、5、6、7 |
|
平时作业 (15%) |
作业情况:基本分0分,满分100分,按每次作业情况,酌情加分。 |
1、2、3、4、5、6、7 |
|
期末考试 (60%) |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2)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 |
|
I 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材料力学1(第5版)》孙训芳 方孝淑 关来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单辉祖.材料力学1(第4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6 [2]刘文鸿.材料力学1(第6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20 [3]陈平,杨绪普. 材料力学全程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
《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概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概论 |
课程代码 |
0911315003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黄亚冬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2023-2024-1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等课程,具备一定的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同步及后续课程:《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目的)。通过向学生讲授将建筑物当作多元绿色化物性载体的综合有机整体来学习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历程)。学生进行工程建筑设计或结构设计时,能够考虑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备一定绿色建筑的理念——“工程素质”。(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A1) 2、熟悉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A1) (二)能力 5、熟悉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A1、E1) 6、熟悉绿色建筑绿色化设计要素。(A1、C1) (三)素养 7.重视以人为本,强化精益求精的设计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D1,E1 8.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E1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8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4、7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6、8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
2 |
0 |
2 |
||||||||
第2章场地分析与环境设计 |
2 |
0 |
2 |
||||||||
第3章室内环境 |
2 |
0 |
2 |
||||||||
第4章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 |
4 |
0 |
4 |
||||||||
第5章水资源有效利用 |
2 |
0 |
2 |
||||||||
第6章绿色建筑材料 |
2 |
0 |
2 |
||||||||
第7章建筑设备 |
2 |
0 |
2 |
||||||||
第8章绿色建筑整合设计 |
2 |
0 |
2 |
||||||||
第9章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
2 |
0 |
2 |
||||||||
第10章绿色建筑的评价 |
2 |
0 |
2 |
||||||||
第11章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
2 |
0 |
2 |
||||||||
合 计 |
24 |
24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1.2 绿色建筑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1.3 绿色建筑设计因素 1.4 绿色建筑文化与绿色价值观 1.5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意义 |
1、5、7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道路建设成就,道路自信。 |
学生建立“四个自信”,喜欢上本专业、为我国在本专业取得的成绩自豪。 |
课堂讲授 |
||||||
2 |
第2章场地分析与环境设计 2.1 气候 2.2 场地分析 2.3 绿化设计 2.4 节地及公共设施集约化利用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道路驾驶观念、道路设计责任感、明确自己作为道路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3 |
第3章室内环境 3.1 室内声环境 3.2 室内光环境 3.3 室内热湿环境 3.4 室内空气品质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未来建筑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4 |
第4章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 4.1 建筑节能设计 4.2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未来建筑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5 |
第4章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 4.3 建筑采光照明节能 4.4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
||||||||||
6 |
第5章水资源有效利用 5.1 概述 5.2 雨水利用 5.3 节水设计与节水设施选择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未来建筑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7 |
第6章绿色建筑材料 6.1 绿色建筑材料概述 6.2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6.3 建筑节材 |
3 |
课堂讲授 |
||||||||
8 |
第7章建筑设备 7.1 建筑设备概述 7.2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照明节能) |
3 |
课堂讲授 |
||||||||
9 |
第8章绿色建筑整合设计 8.1 传统设计 8.2 整合设计的概念 8.3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8.4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过程 |
4 |
课堂讲授 |
||||||||
10 |
第9章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9.1 建筑及建筑设备运行管理 9.2 绿色物业管理 9.3 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9.4 建筑节能检测 |
4、6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讲授 |
||||||
11 |
10章绿色建筑的评价 10.1 绿色建筑评价概述 10.2 国外评价体系简介 10.3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
4、6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讲授 |
||||||
12 |
11章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11.1 长江上游彝族新生土绿色建筑 11.2 川西地震灾后重建绿色建筑 |
4、6、8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课堂表现(10%) |
1、出勤率5:基本分3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评价。 |
1、2、5、6 |
|||||||||
平时作业(20%) |
共5次作业,按照比例折合计算出最终成绩。 |
3、4 |
|||||||||
期末考试(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2)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7、8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绿色建筑概论》(第二版),刘加平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年 2.学习资料: [1]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2]《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宗敏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6 [3]《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林宪德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学习通;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工程地质 |
课程代码 |
|
|||||||||
课程类型 |
|
课程负责人 |
罗从双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3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高等数学》、《流体力学》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或推理归纳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同步及后续课程:《边坡工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地质实习》等。 |
|||||||||||
B 课程描述 |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 |
|||||||||||
C 课程目标 |
1.掌握土的形成和土的结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影响,土的分类和特殊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A1 2.理解水的流动导致的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影响,会进行不良地质现象的评价知识。A1 (二)能力 3.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矿物、岩石特征的辨识。C1 4.运用所学理论进行人性化设计和工程加固措施。C1 5.掌握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B2 (三)素养 6.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E1 7.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A2,D1,E1,E2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7.1 核心价值:坚定“四个自信”及利、力、理、立核心价值,家国情怀,等。 7.2 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学术诚信,等。 7.3 从业习惯:认真严谨,团队协作,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等。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工程知识 |
1-1能够基于专业基本理论,针对特定工程问题,分析结构的受力;1-2能够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结构的变形。 |
课程目标1、2 |
||||||||||
2.问题分析 |
2-1能结合专业知识,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案;2-2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3.应用创新 |
3-1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对相关工程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到有效结论,并据此优化方案和技术途径。 |
课程目标3、4 |
||||||||||
4.协作整合能力 |
4-1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了解和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听取不同意见,合作共事;4-2能够理解团队中不同角色的作用,并能使不同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
课程目标5、6 |
||||||||||
5.社会责任感 |
5-1了解中国国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2能够基于相关专业知识,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公众安全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课程目标5、6、7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矿物和岩石 |
4 |
0 |
4 |
|||||||||
第二章 地质构造 |
6 |
0 |
6 |
|||||||||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 |
4 |
0 |
4 |
|||||||||
第四章 岩石和特殊土的物理性质 |
6 |
0 |
6 |
|||||||||
第五章 不良地质现象 |
4 |
0 |
4 |
|||||||||
合 计 |
24 |
0 |
24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R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绪论、第一章 矿物和岩石 1.1主要造岩矿物 |
1 |
坚韧不拔意识 |
1.学习态度; 2.坚韧意识 |
线上 |
|||||||
2 |
1.2岩浆岩 1.3沉积岩 1.4变质岩 |
5、6 |
1.章节自学及测验情况 2.对岩石标本进行辨识 3.地学科普--岩石有话说;《一块石头引发的血案》片段;峨眉山玄武岩地质调查资料 4.地球演化历史;地质学家--李四光;高效地质文献查找方法 |
1.自主学习; 2.勇于质疑; 3.体会漫长成岩过程; 4.民族与地域自信; 5.辩证思维; 6.民族多元文化自信; 7.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
课堂 |
|||||||
3 |
第二章 地层与地质构造 2.1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的概念 2.2岩层及岩层产状 |
1、5、6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线上 + 课堂 |
|||||||
4 |
2.3地层概念 2.4褶皱构造 |
1、3、4、5、6 |
1.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盾构施工;火神山医院背后的土木力量 2.班级学生及上届学生的典型作业案例 3.《科学公开课-读懂地层》《自然传奇--科罗拉多大峡谷》《决胜胡麻岭-胡麻岭隧道攻克纪实 》 |
1.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缜密谋划思想; 2.强化缜密谋划意识; 3.团队协作; 4.批判性思维; 5.人文关怀; 6.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7.职业素养 |
线上 |
|||||||
5 |
2.6断裂构造 2.7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 |
1、2、3、4、5、6 |
线上 |
|||||||||
6 |
2.8地质图 |
1、5、6 |
线上 |
|||||||||
7 |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 3.1概述 3.2地表水地质作用 3.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
1、5、6 |
1.三明地质灾害问题及防治措施:美丽三明--从河而来;福建砂质红土特性 |
1.学以致用; 2.可持续发展; 3.安全意识 |
线上 |
|||||||
8 |
第四章 岩石及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4.1岩石的物理性质 4.2岩石的水理性质 |
1、5、6、7 |
线上 |
|||||||||
9 |
4.3岩石的力学性质 4.4风化作用 |
1、5、6 |
1.膨胀类岩石软化实验 2.沙尘暴也可以对人类有益 |
1.周密谋划; 2.可持续发展; 3.工程治理赋能社会发展; 4.鼓励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创新思维 |
线上 |
|||||||
10 |
4.5岩石、土的工程分类 4.6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
1、5、6 |
《建设者--穿越喀斯特》 |
1.周密谋划; 2.人文关怀; 3.工程师职业道德;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线上 |
|||||||
11 |
第五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5.1崩塌与落石 5.2滑坡 5.3泥石流 |
1、2、3、4、5、6 |
“新滩滑坡”、“深圳滑坡事故”分析 |
1.周密谋划; 2.人文关怀 |
线上 |
|||||||
12 |
5.4岩溶 5.5地震 |
1、2、3、4、5、6 |
1.大金湖--水上丹霞奇观 2.唐山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 |
1.周密谋划; 2.人文关怀; 3.周密谋划; 4.可持续发展; 5.生态保护 |
线上 |
|||||||
16 |
期末总结与答疑 |
1、2、3、4、5、6 |
1.学以致用; 2.人文关怀; 3.周密谋划; 4.以创新思维助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三明地区经济发展 |
线上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6、7 |
||||||||||
线上辅助学习 (10%) |
主要考评方向:(1)课程预习及自学资源的完成度;(2)课程话题讨论及其他活动的参与度及参与质量;(3)章节测试完成度及测试成绩;(4)线上课程访问量。 |
1、2、5、6 |
||||||||||
平时作业 (10%) |
课程有6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0%、20%、20%、20%、15%、15%。书面分析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土木工程地质基本概念;(2)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3)地质问题与土木工程相互关系;(4)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5)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量标准另附。 |
3、4、5、6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上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地质灾害特征及综合治理;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白志勇,《土木工程地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第3版 3.参考书目: (1)周建波主编,《工程地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第1版 (2)王桂林主编,《工程地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第1版 (3)孙家齐编,《工程地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4版 (4)周桂云主编,《工程地质》,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4.线上课程推荐: (1)《工程地质》,重庆大学 王桂林等,中国大学MOOC (2)《工程地质》,郑州大学 闫长斌等,中国大学MOOC (3)《工程地质》,福建工程学院 欧阳恒等,中国大学MOOC 5.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艺术设计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土木工程导论 |
课程代码 |
0911310001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张仁巍 |
|||||||||
修读方式 |
£必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第1学期 |
总学时 |
16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续课程:无 后续课程:材料力学,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概论,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原理,钢结构设计,基础工程 |
|||||||||||
B 课程描述 |
《土木工程导论》是本科土木专业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开设与第一学期,阐述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和“大土木”的内涵,是一门知识面较宽、启发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一进校就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获得大量的信息及研究动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建立献身土木工程事业的信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
C 课程目标 |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入门性质的课程,又是建立大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的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使学生入学开始就较全面地了解土木工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从学科概论的视角了解土木工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和逻辑的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初步树立专业思想和工程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从工科结合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各角度掌握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土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培养学生具备土木工程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进行土木工程以及其他有关工程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1、2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2、3、4、5、6、7、8、9 |
||||||||||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课程目标4、5、7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1-9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1章 绪论 土木工程概论的任务、土木工程的未来 |
2 |
2 |
||||||||||
第2章 基础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 |
2 |
2 |
||||||||||
第3章 建筑工程 基本构件、单层与多层建筑、高层与超高层建筑 |
2 |
2 |
||||||||||
第4章 交通土建工程 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机场工程、隧道工程 |
2 |
2 |
||||||||||
第5章 桥梁工程 桥梁的分类、桥梁的结构形式、桥梁基础、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 |
2 |
2 |
||||||||||
第6章 港口工程 港口的分类、港口规划与布置、码头建筑、港口仓库与货场 |
2 |
2 |
||||||||||
第7章 地下工程 地下工业建筑、地下仓储建筑、地下民用建筑 |
2 |
2 |
||||||||||
第8章 水利水电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水电工程 |
1 |
1 |
||||||||||
第9章 土木工程施工与建设项目管理 基础工程施工 结构工程施工 特殊施工技术 施工组织 工程项目管理 |
1 |
1 |
||||||||||
合 计 |
16 |
16 |
||||||||||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 绪论 土木工程概论的任务、土木工程的未来 |
课程目标1 |
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介绍中华民族古老建筑发展过程 |
家国情怀;人文关怀;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
课堂 |
|||||||
2 |
第2章 基础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 |
课程目标1 |
介绍中华民族古老建筑遗迹考古的成果。 |
建立民族与历史自信心。 |
课堂 |
|||||||
3 |
第3章 建筑工程 基本构件、单层与多层建筑、高层与超高层建筑 |
课程目标3 |
介绍我国现存的一些古木结构建筑。 |
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辉煌成就。 |
课堂 |
|||||||
4 |
第4章 交通土建工程 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机场工程、隧道工程 |
课程目标4 |
介绍新旧中国交通的发展进程和目前我国交通建设所处的大国地位。 |
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
课堂 |
|||||||
5 |
第5章 桥梁工程 桥梁的分类、桥梁的结构形式、桥梁基础、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 |
课程目标4 |
课堂 |
|||||||||
6 |
第6章 港口工程 港口的分类、港口规划与布置、码头建筑、港口仓库与货场 |
课程目标5 |
介绍新中国在港口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成就。 |
鼓励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学术诚信。 |
课堂 |
|||||||
7 |
第7章 地下工程 地下工业建筑、地下仓储建筑、地下民用建筑 |
课程目标5 |
课堂 |
|||||||||
8 |
第8章 水利水电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水电工程 |
课程目标5 |
介绍国家水利工程发展对农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
建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理念。 |
课堂 |
|||||||
9 |
第9章 土木工程施工与建设项目管理 基础工程施工 结构工程施工 特殊施工技术 施工组织 工程项目管理 |
课程目标5 |
课堂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成绩(25%) |
出勤占10%,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减1分/次;早退减0.5分/次;课堂表现占5%,上课睡觉、玩手机或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5分/次;网络布置9次作业占10%,平均分配成绩。 |
支撑课程目标1-9 |
||||||||||
实验成绩(25%) |
实验共分8个部分,课程结束后收缴实验报告,并对每位同学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结果及分析,进行每部分成绩评定,之后将每部分成绩总和平均得出总评成绩。 |
支撑课程目标1、4、5、8 |
||||||||||
期末考试(50%) |
纸笔闭卷测试,试卷含填空、名词解释、选择、判断、问答、计算等题型。 |
支撑课程目标1-9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建议教材《土木工程概论》(第5版),主编:叶志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 学习资料 1、《土木工程(专业)概论》,主编:罗福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7 2、《土木工程总论》,主编:丁大钧 蒋永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土木工程概论》,江见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李慧民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土木工程概论》,江见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4.“一课双师”。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 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金沙娱乐城app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导论 |
课程代码 |
0911320001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曾武华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第1学期 |
总学时 |
16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续课程:无 后续课程:材料力学,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基础工程 |
|||||||||||||
B 课程描述 |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导论》是本科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导论专业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开设与第一学期,阐述课程的重要性和专业的内涵,是一门知识面较宽、启发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一进校就了解智能建造的广阔领域,获得大量的信息及研究动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建立献身智能建造事业的信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了解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从学科概论的视角了解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构建专业基础。 2、从工科结合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各角度掌握各类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能力 3.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 4.能应用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三)素养 5.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工程职业伦理意识。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 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1、2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 题。 |
课程目标2、3 |
||||||||||||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课程目标4、5、6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绪论 |
2 |
2 |
||||||||||||
第二章 智能建造的基础共性技术 |
2 |
2 |
||||||||||||
第三章 智能规划与设计 |
2 |
2 |
||||||||||||
第四章智能生产 |
2 |
2 |
||||||||||||
第五章 智能施工 |
2 |
2 |
||||||||||||
第六章 智能运维 |
2 |
2 |
||||||||||||
第七章 土木与交通智慧基础设施 |
2 |
2 |
||||||||||||
第七章 土木与交通智慧基础设施 |
2 |
2 |
||||||||||||
合 计 |
16 |
16 |
||||||||||||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章 绪论 |
课程目标1 |
工程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介绍中华民族古老建筑发展过程 |
家国情怀;人文关怀;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
课堂 |
|||||||||
2 |
第二章 智能建造的基础共性技术 |
课程目标2 |
介绍中华民族古老建筑遗迹考古的成果。 |
建立民族与历史自信心。 |
课堂 |
|||||||||
3 |
第三章 智能规划与设计 |
课程目标3 |
介绍我国现存的一些古结构。 |
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辉煌成就。 |
课堂 |
|||||||||
4 |
第四章智能生产 |
课程目标4 |
介绍新旧中国交通的发展进程和目前我国交通建设所处的大国地位。 |
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
课堂 |
|||||||||
5 |
第五章 智能施工 |
课程目标4 |
课堂 |
|||||||||||
6 |
第六章 智能运维 |
课程目标5 |
介绍新中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成就。 |
鼓励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学术诚信。 |
课堂 |
|||||||||
7 |
第七章 土木与交通智慧基础设施 |
课程目标6 |
课堂 |
|||||||||||
8 |
第七章 土木与交通智慧基础设施 |
课程目标6 |
介绍国家工程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
建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理念。 |
课堂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20%) |
1、出勤率5:基本分3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评价。 |
1、2、5、6 |
||||||||||||
档案评价(10%) |
小作业评量成绩(两次)+大作业评量成绩(两次)列入档案评量,每次成绩总分为5分,按照比例折合计算出最终成绩。 |
3、4 |
||||||||||||
期末(70%) |
1、2、3、4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建议教材《土木工程概论》(第5版),主编:叶志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 学习资料 1、《智能建造概论》,主编:刘文锋、廖维张、胡昌斌,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7。 2、《智能建造概论》,主编:丁大钧 蒋永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9。 3、《土木工程概论》,江见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李慧民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6。 5、《土木工程概论》,江见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4.“一课双师”。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工程制图与CAD |
课程代码 |
0911330009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李学东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3 |
||||||||||||
开课学期 |
第1学期 |
总学时 |
48 |
其中实践学时 |
16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无 同步课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导论 后修课程:材料力学,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基础工程 |
||||||||||||||
B 课程描述 |
《工程制图与CAD》是本科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导论专业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过学习投影原理、施工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识读建筑施工图,熟悉相关的规范标准,通过上机操作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CAD命令,进而能够准确绘制符合规范的建筑施工图,从而具备识图绘图的综合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投影原理的基本知识; 2.熟悉施工图制图规范; (二)能力 3.能够识读施工图; 4.熟练掌握AutoCAD的绘图、修改、图层、文字标注、尺寸标注等工具; 5.能够综合运用各种CAD工具绘制建筑施工图; (三)素养 6.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工程制图的严谨与客观; 7.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2.工程知识 |
基础知识扎实,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人工智能、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为载体,解决智能建造和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行维护全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3、4、5 |
|||||||||||||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课程目标3、7 |
|||||||||||||
9.职业规范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课程目标2、6、7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术 |
1.5 |
1.5 |
|||||||||||||
第二章 投影法和点的多面正投影 |
1.5 |
0 |
1.5 |
||||||||||||
第三章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线面投影分析 |
6 |
0 |
6 |
||||||||||||
第四章 平面立体构形及轴测图画法 |
6 |
0 |
6 |
||||||||||||
第五章 规则曲线、曲面及曲面立体 |
6 |
0 |
6 |
||||||||||||
第六章 组合体 |
3 |
0 |
3 |
||||||||||||
第七章 图样画法 |
3 |
0 |
3 |
||||||||||||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
3 |
0 |
3 |
||||||||||||
第九章 房屋建筑图 |
2 |
1 |
3 |
||||||||||||
第十章 绘图软件AutoCAD的基本用法和二维绘图 |
0 |
15 |
15 |
||||||||||||
合 计 |
32 |
16 |
48 |
||||||||||||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术 1.1制图标准 1.2字体 1.3图纸幅面 1.4绘图比例 1.5图线 1.6尺寸的标注形式1.7手工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8手工绘图中的几何作图
2.1投影法 2.2三投影体系及点的三面投影图 |
1、2、6、7 |
遵守制图标准 |
树立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意思 |
课堂讲授 |
||||||||||
2 |
3.1平面立体的三面投影 3.2立体上直线的投影分析3.3立体上平面的投影分析 |
1、6 |
课堂讲授 |
||||||||||||
3 |
第三章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线面投影分析 3.4点、线、面间的相对几何关系 3.5同坡屋顶的画法 |
1、6 |
课堂讲授 |
||||||||||||
4 |
4.1基本平面体的叠加 4.2基本平面体的切割 |
1、6 |
课堂讲授 |
||||||||||||
5 |
第四章 平面立体构形及轴测图画法 4.3基本平面体的交接 4.4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 4.5轴测投影原理及画法 |
1、6 |
轴测图作图演示 |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
课堂讲授 |
||||||||||
6 |
5.1曲线5.2曲面概述5.3直纹面5.4旋转曲线面5.5基本曲面立体和立体上的曲表面 |
1、6 |
课堂讲授 |
||||||||||||
7 |
第五章 规则曲线、曲面及曲面立体 5.6平面与曲表面相交 5.7两曲面体或曲表面相交5.8圆柱与圆锥的轴测图画法 |
1、6 |
课堂讲授 |
||||||||||||
8 |
第六章 组合体 6.1组合体的形成分析 6.2组合体的三视图及其画法 6.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6.4组合体三视图的阅读和根据两视图作第三视图 6.5组合体的轴测图 |
1、6 |
课堂讲授 |
||||||||||||
9 |
第七章 图样画法 7.1基本视图 7.2剖视图 7.3断面图 7.4轴测图中的剖切画法 7.5简化画法 7.6第三角画法 |
1、2、6、7 |
课堂讲授 |
||||||||||||
10 |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8.1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8.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图示方法 8.3钢筋混凝土构配件图的阅读 8.4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改革及平法 |
2、3、6、7 |
课堂讲授 |
||||||||||||
11 |
9.1概述 9.2房屋总平面图 9.3建筑平面图 9.4建筑立面图 9.5建筑剖面图 9.6建筑详图 9.7手绘平面图 |
1、2、3、6、7 |
总平面图中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 |
可持续发展观 |
课堂讲授 指导 |
||||||||||
12 |
10.1AutoCAD用户界面 10.2绘图基础 10.3常用绘图命令 10.4对图形的显示控制 |
4、7 |
中国工业设计软件发展现状介绍 |
科技强国的意识 |
上机 指导 |
||||||||||
13 |
第十章 绘图软件AutoCAD的基本用法和二维绘图 10.5图层、线型、线宽、颜色 10.6图形编辑 10.7使用多线 10.8辅助绘图工具 |
4、6、7 |
上机 指导 |
||||||||||||
14 |
第十章 绘图软件AutoCAD的基本用法和二维绘图 10.9块的使用 10.10图案填充 10.11注写文章 10.12尺寸标注 |
4、6、7 |
天正建筑软件介绍 |
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态度 |
上机 指导 |
||||||||||
15 |
第十章 绘图软件AutoCAD的基本用法和二维绘图 10.13绘制建筑平面图 |
2、3、4、5、6、7 |
上机 指导 |
||||||||||||
16 |
第十章 绘图软件AutoCAD的基本用法和二维绘图 10.13绘制建筑平面图 |
2、3、4、5、6、7 |
上机 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10%) |
请假、迟到早退减0.5分/次,缺课减2分/次,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酌情加分。 |
1、2、3、4、5、6、7 |
|||||||||||||
作业(30%) |
综合考虑每次作业完成情况,确定最终作业等级,然后再折算成分数。 |
1、2、3、4、5、6、7 |
|||||||||||||
期末(60%) |
上机作图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建议教材:卢传贤.土木工程制图(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06 学习资料: 1、季敏.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吴伟民.建筑识图与构造.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3、左咏梅,王立群主编.土木工程CAD.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4、巩宁平等编著.建筑CAD.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计算机机房; 2.CAD软件(2010-2014版本);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8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8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8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独立设置的实践课)
课程教学大纲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
课程代码 |
0911315015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谢 甜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23-24-1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及设计》、《钢结构原理》等课程,具备一定的建筑学、混凝土材料及钢结构设计等基础知识。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等。 |
||||||||||
B 课程描述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装配式建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装配式建筑的教学、情景演示、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建造简单装配式建筑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历史、现状、优缺点及局限性。 2.掌握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的设计、构件制作要点。 3.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要点。 4.了解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集成、模数化、标准化与协同和建筑管理。 5.了解BIM与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建筑。 (二)能力 6.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 7.运用装配式建筑图纸进行工程表达、交流和协作。 (三)素养 8.重视学以致用,强化结构创新意识。 9.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工程知识 |
掌握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在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和计算时具 有基本的计算推演能力;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在表述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必需的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
课程目标1、2、3、4、5 |
|||||||||
2.问题分析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 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6、7、8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在研究制定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案时,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 环境等综合因素;能够完成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结构、构件(节点)等功能单体设计;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能够考虑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
课程目标6、7、8 |
|||||||||
8.职业规范 |
能够理解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工程师的正确导向作用;了解中国国情,具有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明确作为工程师在贡献国家、服务社会方面的责任担当。 |
课程目标8、9 |
|||||||||
12.终身学习 |
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跟踪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前沿, 具有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8、9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绪论 |
2 |
0 |
2 |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
6 |
0 |
6 |
||||||||
第三章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6 |
0 |
6 |
||||||||
第四章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 |
3 |
0 |
3 |
||||||||
第五章 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 |
1 |
0 |
1 |
||||||||
第六章 外围护系统 |
1 |
0 |
1 |
||||||||
第七章 集成、模数化、标准化与协同 |
1 |
0 |
1 |
||||||||
第八章 装配式建筑管理 |
2 |
0 |
2 |
||||||||
第九章 未来的建筑 |
1 |
0 |
1 |
||||||||
第十章BIM与装配式建筑 |
1 |
0 |
1 |
||||||||
合 计 |
24 |
0 |
24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 绪论 |
1、8、9 |
中国古代装配式木结构的辉煌历史以及现代钢结构的蓬勃发展; |
1.民族与历史自信; 2.民族自豪感 3.传统文化 |
课堂讲授 |
||||||
2 |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2.1什么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2.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方式 |
2、8、9 |
课堂讲授 |
||||||||
3 |
2.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 2.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 2.7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 |
2、6、8、9 |
混凝土构件制作视频 |
1.建筑工业化;2.智能建造 |
课堂讲授 |
||||||
4 |
2.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 2.9质量管理关键点 2.10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课题 (作业2) |
3、6、8、9 |
课堂讲授 |
||||||||
5 |
第3章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3.1什么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3.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要点 |
2、6、8、9 |
鸟巢、上海金茂、东方明珠 |
1.联系实际; 2.民族自信; 3.民族自豪感 |
课堂讲授 |
||||||
6 |
3.5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3.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生产与运输 |
2、3、6、8、9 |
课堂讲授 |
||||||||
7 |
3.7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安装 3.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质量验收 3.9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使用维护 3.10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课题(作业3) |
3、6、8、9 |
钢结构施工视频 |
1.联系实际; 2.学以致用; 3.工程师职业道德 |
课堂讲授 |
||||||
8 |
第4章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4.1什么是装配式木结构建筑~4.6木结构结构设计 |
2、6、8、9 |
课堂讲授 |
||||||||
9 |
4.7木结构连接设计简述~4.11木结构使用与维护要求 第5章 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 |
2、3、6、8、9 |
中央空调与独立空调的差异 |
1.联系实际; 2.节约能源 |
课堂讲授 |
||||||
10 |
第6章 外围护系统 第7章 集成、模数化、标准化与协同 (作业5) |
4、6、8、9 |
美国“911”事件 |
1.联系实际; 2.学以致用 |
课堂讲授 |
||||||
11 |
第8章 装配式建筑管理 |
4、6、7、8、9 |
课堂讲授 |
||||||||
12 |
第9章 未来的建筑 第10章 BIM 与装配式建筑 |
4、6、7、8、9 |
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西电东输 |
1.联系实际; 2.民族自豪感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9 |
|||||||||
平时作业 (20%) |
课程有5次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2)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3)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量标准另附。 |
6、7、8、9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开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工程逻辑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8、9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郭学明主编.装配式建筑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10第1版 2.参考书目: [1]李青山主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1第1版 [2]王晓初主编.装配式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新型现代建筑实例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8第1版 [3]王玉镯主编.装配式木结构设计施工与BIM应用分析[M]. 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8第1版 [4]赵树屹主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1第1版 [5]郭学明主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与施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第1版 3.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 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5日 |
二、专业核心课程
1.路基路面工程(专升本)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路基路面工程 |
课程代码 |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罗从双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0 |
||||||
开课学期 |
1 |
总学时 |
32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具备一定的路线设计、路基路面材料知识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工程结构与检测》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目的) 通过ppt讲授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历程) 掌握有关公路、城市道路、厂区道路工程中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路基边坡稳定性和挡墙土压力计算等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技术。(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要求;路基土的工程特性和承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交通、环境、材料的特性与要求、结构设计参数。建立中国公路工程建设技术自信心。 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和设计方法;掌握路基支挡结构分析与设计; 掌握路基层特性及选择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 熟悉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具备一定实务技能 5、熟悉路基和路面养护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能够通过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 |
掌握路基路面专业知识,如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沥青路面及其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设计等;应用相关专业有限元软件(如纬地或海地)等,结合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解决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
能够根据力学原理对构件(节点)、结构或体系开展设计 |
能够根据薄板理论对路面工程、路面的最不利受力点开展计算与设计;能够根据地基理论对路基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 |
|||||||
在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环节中,具有应用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意识 |
在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时,应结合工程技术前沿,有意识的应用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概论 |
2 |
0 |
2 |
||||||
第二章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
2 |
0 |
2 |
||||||
第三章 路基设计 |
4 |
0 |
4 |
||||||
第四章 路基防护及支挡结构设计 |
4 |
0 |
4 |
||||||
第五章 路基施工 |
4 |
0 |
4 |
||||||
第六章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 |
2 |
0 |
2 |
||||||
第七章 路面基层 |
4 |
0 |
4 |
||||||
第八章 沥青路面设计 |
4 |
0 |
4 |
||||||
第九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
4 |
0 |
4 |
||||||
第十章 路面施工 |
2 |
0 |
2 |
||||||
合 计 |
32 |
0 |
32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单元名称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 形式 |
||
环节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课程导论 课程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授课内容版块、学习方法,教学相关事项通报,课后学习任务布置,作业1,等 第1章绪论 了解路基路面工程取得的成就及路基路面工程与各学科的关联性;掌握路基路面结构工程结构特点、结构分层和结构层主要功能等,掌握路基路面结构特点与分层要求;掌握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掌握公路自然区划的概念及不同自然区划的特点、公路自然区划的划分方法。 |
1、4、5、7 |
讨论表决课堂公约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 |
|
了解路基路面特点 |
了解公路发展历史, |
民族与历史自信 |
|||||
了解中国特点 |
了解中国公路地理 |
中国公路工程建设技术自信 |
|||||
2 |
第2章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要求;路基土的工程特性和承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 第3章 路基设计 路基概念及构造、病害及原因 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交通、环境、材料的特性与要求、结构设计参数 |
1、5、6、7 |
路基土评价方法来由 |
各国评价方法 |
寻找差距 |
课堂 |
|
3 |
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和设计方法 路基稳定性分析;排水设计、特殊路基 熟练掌握直线法和圆弧法(瑞典法和BISHOP法)验算路基的边坡稳定性,能进行陡坡路堤的稳定性验算;理解浸水路堤的稳定性验算特点及要求;熟练掌握路基典型横断面组成及一般路基设计要点;理解路基变形观测与控制要点、路给排水设计要求、特殊路基设计方法,基本掌握地基加固的类型与方法。 |
2、3 |
路基材料特性 |
不同区域有不同土质 |
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特点 |
课堂 |
|
4 |
第4章 路基防护及支挡结构设计 路基防护、支挡结构类型与构造 挡土墙布置与设计原则 了解路基的坡面防护与冲刷防护的类型与方法;掌握挡土墙的用途、类型与使用条件;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 能熟练进行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能进行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设计与稳定性验算;了解轻型挡土墙的基本知识。 |
2、3 |
评价方法 |
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评价方法发展历史 |
课堂 |
|
5 |
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 能熟练进行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能进行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设计与稳定性验算;了解轻型挡土墙的基本知识。 5 路基施工 掌握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掌握路基压实原理和应用; |
1、5、6、7 |
课堂 |
||||
6 |
了解石质路基施工要点以及路基的加固、路基施工新技术。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 第一节 交通荷载及其对路面的作用 第二节 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第三节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
1、5、6 |
交通调查 |
调查方法进展 |
大数据应用,5g发展自信 |
课堂 |
|
7 |
第7章 路面基层 §7-1 路面基层概述 §7-2 碎石与级配碎石基层 §7-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 掌握级配碎石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和刚性基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7-4、5、6 沥青稳定基层、刚性基层等了解级配碎石、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沥青稳定碎石、刚性基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 |
1、2、4、5、6、7 |
半刚性基层 |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自己半刚性基层 |
因地制宜 |
课堂 |
|
8 |
第8章 沥青路面设计 §8-1沥青路面概述 §8-2沥青路面分类 §8-3沥青路面性能与气候分区 §8-4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掌握沥青类路面的使用品质、工作特性、面层分类;理解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温度稳定性;了解沥青类路面的表面抗防滑基本知识;理解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掌握路面结构破坏状态、设计指标与标准; |
1、5、6、7 |
理论体系 |
马歇尔理论体系与改良 |
因地制宜与发展 |
课堂 |
|
9 |
§8-5 沥青路面破坏状态设计指标与标准 §8-6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8-7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8-8 沥青路面排水设计 §8-9 沥青路面改扩建设计 §8-10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熟练掌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掌握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基本流程与方法,进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设计;了解结构剪应力计算内容;能理解并运用沥青路面改建设计方法;了解沥青路面的最新进展。 |
2、3 |
课堂 |
||||
10 |
第9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9-1 水泥混凝土路面概述 §9-2 水泥混凝土路面分类与构造 §9-3 弹性地基板体系理论简介 §9-4 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接缝构造与设置原理;理解混凝土面板下地基(基层、土基加基、垫层)的作用与要求;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现象,理解受力情况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
1、2、5、6、7 |
理论体系 |
体系发展与实用性完善 |
引进与消化 |
课堂 |
|
11 |
§9-5水泥路面破坏状态设计指标与标准 §9-6 水泥路面设计可靠度理论 §9-7 水泥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9-8 水泥砼路面结构设计 |
1、2 |
课堂 |
||||
12 |
§9-9、10、11 水泥砼路面排水设计等 了解弹性地基板的荷载应力分析(K地基与E地基板的理论解),了解半无限地基板荷载应力的有限元方法;掌握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基本流程与方法,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设计;熟练掌握温度应力计算与板块平面尺寸设计内容;初步了解复合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及其他特种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10章 路面施工 了解路面施工的过程、施工设备、检测设备和方法; |
3、4 |
课堂 |
||||
13 |
第10章 路面施工 重点了解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沥青路面(含沥青稳定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含刚性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施工设备要求、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与要求。 第十一章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
2、3、5、6、7 |
筑路工程机械 |
工程机械发展历史 |
基建技术自信 |
课堂 |
|
【注】: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必修课程,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知识,学会常规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实践技术,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请任课老师注意并灵活调整,教学大纲中不再单独列出。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6 |
|
线上辅助学习 (10%) |
主要考评方向:(1)课程预习及自学资源的完成度;(2)课程话题讨论及其他活动的参与度及参与质量; 章节测试完成度及测试成绩; (4)线上课程访问量。 |
1、2、5、6 |
|
平时作业 (10%) |
课程有4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0%、30%、30%、30%。书面分析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土的三相组成及基本物理特征;(2)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3)土压力计算及破坏问题判定;(4)边坡稳定性分析;(5)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量标准另附。 |
3、4、5、6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土体物理特征参数计算; (2)地基沉降量计算;(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黄晓明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4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2.参考书目: (1)邓学钧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方福森 《路面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设社 1990.12 (3)方左英 《路基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12 (4)黄晓明 李昶 马涛编著 《路基路面工程》(第2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 年 08 月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桥梁工程 |
课程代码 |
0921320012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钟 海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23-24-1 |
总学时 |
32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具备一定的结构设计、计算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基础工程》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桥梁结构的基础知识、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目的)通过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情景演示、小组讨论、PPT等方法(历程),掌握桥梁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桥梁设计的基本程序、工作内容和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桥梁设计的相关标准,具备从事一般混凝土桥梁设计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熟悉桥梁的基本组成、分类以及上面的作用。 2.掌握混凝土梁桥的构造、设计计算与变形分析。 3.掌握梁式桥的支座构造与计算。 4.掌握其它体系梁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基本构造与特征。 5.掌握混凝土梁桥的制造工艺与施工方法。 6.掌握桥梁墩台的设计与计算。 (二)能力 7.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桥梁设计和施工,评价桥梁选型的合理性。 8.应用语言、图纸等进行桥梁工程相关的表达、交流和协作。 (三)素养 9.重视学以致用,以人为本,强化因地制宜、安全意识。 10.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注意团队交流和协作,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1、2、3、4、5、6 |
|||||||||
3.问题分析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2、3、4、5、6、7、8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2、3、4、5、6、7、8、9 |
|||||||||
9.职业规范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9、10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10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1 总论 |
4 |
4 |
|||||||||
2 混凝土梁桥构造设计 |
4 |
4 |
|||||||||
3 混凝土梁桥的计算 |
8 |
8 |
|||||||||
4 梁式桥的支座 |
2 |
2 |
|||||||||
5 其它体系梁桥、斜拉桥和悬索桥 |
4 |
4 |
|||||||||
6 混凝土梁桥的施工 |
4 |
4 |
|||||||||
9 桥梁墩台 |
6 |
6 |
|||||||||
合 计 |
32 |
32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1 总论 1.1概述 1.2桥梁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3 桥梁发展动态 |
1、9、10 |
赵州桥、卢沟桥 |
1.传统文化; 2.民族自豪感。 |
课堂讲授 |
||||||
2 |
1.4桥梁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步骤 1.5桥梁上的作用 |
1、9、10 |
课堂讲授 |
||||||||
3 |
2 混凝土梁桥构造设计 2.1概述 2.2混凝土简支板桥的构造与设计 |
2、7、8、9、10 |
我国现代混凝土桥梁成就 |
1.民族自信; 2.理论联系实际。 |
课堂讲授 |
||||||
4 |
2.3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构造与设计 2.4混凝土梁桥桥面构造 |
2、7、8、9、10 |
课堂讲授 |
||||||||
5 |
3 混凝土梁桥的计算 3.1概述 3.2桥面板计算 |
2、7、8、9、10 |
课堂讲授 |
||||||||
6 |
3.3主梁内力计算 |
2、7、8、9、10 |
课堂讲授 |
||||||||
7 |
3.3主梁内力计算 |
2、7、8、9、10 |
课堂讲授 |
||||||||
8 |
3.4横隔梁内力计算 3.5挠度、预拱度的计算 |
2、7、8、9、10 |
课堂讲授 |
||||||||
9 |
4 梁式桥的支座 |
3、7、8、9、10 |
板式橡胶支座的抗震 |
1.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 |
课堂讲授 |
||||||
10 |
5 其它体系梁桥、斜拉桥和悬索桥 5.1悬臂体系梁桥简介 5.2连续体系梁桥 |
4、7、8、9、10 |
课堂讲授 |
||||||||
11 |
5.3斜拉桥 5.4悬索桥 |
4、7、8、9、10 |
我国现代斜拉桥、悬索桥成就 |
1.民族自信; 2.理论联系实际。 |
课堂讲授 |
||||||
12 |
6 混凝土梁桥的施工 6.1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制造工艺 |
5、7、8、9、10 |
课堂讲授 |
||||||||
13 |
6.2装配式简支梁构件的运输与安装 6.3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梁桥的施工 |
5、7、8、9、10 |
课堂讲授 |
||||||||
14 |
9 桥梁墩台 9.1墩台的构造与设计 |
6、7、8、9、10 |
港珠澳大桥桥墩如何建造的? |
1.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 3.工程师精神。 |
课堂讲授 |
||||||
15 |
9.2桥墩计算 |
6、7、8、9、10 |
课堂讲授 |
||||||||
16 |
9.3桥台计算 |
6、7、8、9、10 |
课堂讲授 |
||||||||
— |
期末总结与答疑 课后线上答疑,不占用课堂时间 |
—— |
线上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1.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 2.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8、9、10 |
|||||||||
平时作业 (20%) |
课程有6次书面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1/6。 |
1、2、3、4、5、6、7、8、9、10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工程逻辑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8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桥梁工程(第4版).邵旭东、金晓勤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8. 2.参考书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桥梁工程》.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21.2第3版. [4]《桥梁工程》.陈宝春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2第1版. 3.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8 月 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8 月 22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 年 8 月 24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建筑施工组织 |
课程代码 |
094330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乐旭东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7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房屋构造学习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建筑施工组织作为土木工程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通过施工组织基本原理讲解、项目管理沙盘实操、课堂测试、小组讨论等方法。 掌握建筑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工程施工组织方法、横道图、网络图、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要素等知识。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理解各种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特点。A1 2.掌握各种网络计划技术的编制方法,理解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步骤。A1 3.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A1 4.归纳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的规范或标准。A2 (二)能力 5.用横道图和网络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B2 6.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编写施工调查报告、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填写开工报告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B2,C2 (三)素养 7.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D2,E1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专业知能(A) |
A1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力学及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A2具备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1、2、3、4 |
||||||||||
实务技能(B) |
B1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实务技能; B2确实执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标准作业程序的能力; |
课程目标5、6 |
||||||||||
应用创新(C) |
C1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2具备一定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
课程目标6 |
||||||||||
协作整合(D) |
D1具备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交流和协作的基本能力; D2具备跨管理、经济等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统筹、整合的能力。 |
课程目标7 |
||||||||||
社会责任(E) |
E1了解时事政策,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E2了解土木工程实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课程目标7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1章 绪论 |
2 |
0 |
2 |
|||||||||
第2章 项目施工准备 |
2 |
0 |
2 |
|||||||||
第3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
6 |
0 |
6 |
|||||||||
第4章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
8 |
0 |
8 |
|||||||||
第5章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
4 |
0 |
4 |
|||||||||
第6章施工组织总设计 |
4 |
0 |
4 |
|||||||||
第7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6 |
0 |
6 |
|||||||||
合 计 |
32 |
32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 绪论 1.1施工组织的概念 1.2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与作用 |
3、7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讲授 |
|||||||
2 |
第2章 项目施工准备 2.1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2.2 建立项目管理班子 |
6、7 |
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民族自豪感 |
课堂讲授 |
|||||||
3 |
第3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1 流水施工概述 3.2 流水施工参数的确定 |
1、5、7 |
章节自学及测验情况 |
1.自主学习; 2.勇于质疑 |
课堂讲授 |
|||||||
4 |
3.3 流水施工的图表形式 3.4 流水施工方式 |
1、5、7 |
引发“中国速度”在建筑新领域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讨论,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自信心。 |
1、民族自豪感 3、专业自信心 |
课堂讲授 |
|||||||
5 |
3.5 流水施工在工程中的应用 |
1、5、7 |
课堂讲授 |
|||||||||
6 |
第4章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4.1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4.2 双代号网络图 |
1、5、6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
|||||||
7 |
4.3 单代号网络图 4.4 单代号搭接网络图 |
2、5、7 |
课堂讲授 |
|||||||||
8 |
4.5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4.6 三级施工网络计划在工程中的应用 |
2、5、7 |
班级学生及上届学生的典型作业案例 |
1.团队协作; 2.批判性思维 |
课堂讲授 |
|||||||
9 |
4.7 网络计划优化 4.8 网络计划控制 |
2、5、7 |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
课堂讲授 |
||||||||
10 |
第5章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5.1 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5.2 项目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5.3 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5.4 项目施工现场料具管理 5.5 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5.6 项目施工现场劳动管理 5.7 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 5.8 项目施工现场主要内业资料管理 |
3、4、6、7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
|||||||
11 |
第6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 6.1 施工组织总设计概述 6.2 工程概况 6.3 施工部署 6.4 施工总进度计划 |
3、4、5、6、7 |
提升学生参与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课堂讲授 |
|||||||
12 |
6.5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6.6 主要施工方法 6.7 施工总平面布置 6.8 技术经济指标 |
3、4、5、6、7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
|||||||
13 |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7.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
3、4、5、6、7 |
课堂讲授 |
|||||||||
14 |
7.3 工程概况 7.4 施工部署 7.5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3、4、5、6、7 |
课堂讲授 |
|||||||||
15 |
7.6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 7.7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
3、4、5、6、7 |
课堂讲授 |
|||||||||
16 |
课程总复习 |
1、2、3、4、5、6、7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线上答疑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7 |
||||||||||
平时作业 (15%) |
课程有8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2.5%。书面分析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人性化设计的意识;(2)评价、分析设计作品宜人性能,和改良、解决问题的能力;(3)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4)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量标准另附。 |
3、4、5、6、7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上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人性化设计意识和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蔡雪峰主编.《土木工程施工Ⅱ——施工组织》(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线上课程: 无 3.参考书目: [1]中国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建筑工业出版社 [2]危道军.建筑施工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武佩牛.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赵平.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郝永池主编.《建筑施工组织》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6]李顺秋主编.《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8 [7]张华明,杨正凯主编.《建筑施工组织》.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8]王建茹主编.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线上课程推荐: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王文利,中国大学MOOC 5.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工程造价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16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3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1415004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何莲桂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7 |
总学时 |
32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原理、工程抗震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高层结构的结构体系、结构荷载、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结构程序计算及相关规范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具备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奠定牢固基础。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2 1.掌握高层建筑结构各类结构体系、受力、变形特征和适用范围;掌握各类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方法,熟悉相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了解结构计算程序原理。(对应毕业要求2) (二)能力 3.4.5.6 2.根据工程条件,进行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并分析其优劣的能力; 综合运用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抗震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规范,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3) 3.使用结构设计及软件PKPM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6) (三)素养1.7.8.9.10.11.13. 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应毕业要求1) 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3)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4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2 |
|||||||||
6.使用现代工具 |
能够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课程目标3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1章 概述 |
2 |
0 |
2 |
||||||||
第2章 结构体系 |
2 |
0 |
2 |
||||||||
第3章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 |
2 |
0 |
2 |
||||||||
第4章 设计要求 |
6 |
0 |
6 |
||||||||
第5章 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
8 |
0 |
8 |
||||||||
第7章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
6 |
0 |
6 |
||||||||
第8章 结构程序计算及筒体结构设计要点 |
6 |
0 |
6 |
||||||||
合 计 |
32 |
0 |
32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 概述 |
课程目标4、5 |
中国重大工程项目 |
树立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自信、引导学生探索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课堂讨论 教学视频 案例教学 |
||||||
2 |
第2章 结构体系 |
课程目标1、5 |
工匠精神 |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
PPT教学 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 |
||||||
3 |
第3章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4 |
第4章 设计要求 §4.1建筑形体及结构布置的规则性 §4.2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及楼层地震剪力调整 §4.3构件承载力验算 §4.4变形验算 |
课程目标1、2、3 |
PPT教学 |
||||||||
5 |
§4.5荷载效应组合及最不利内力 §4.6抗震设防类别 §4.7抗震等级 §4.8耗能与延性 |
课程目标1、2、3 |
PPT教学 |
||||||||
6 |
§4.10 舒适度 §4.11 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4.12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弯矩塑性调幅 |
课程目标1、2、3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PKPM) |
||||||||
7 |
第5章 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5.1计算基本假定 §5.3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1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
||||||||
8 |
§5.3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2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9 |
§5.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1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
||||||||
10 |
§5.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2 §5.5扭转近似计算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
||||||||
11 |
第7章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7.1剪力墙分类 §7.2剪力墙的震害 §7.3剪力墙的破坏形态 §7.4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12 |
§7.5墙肢设计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3 |
§7.6连梁设计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4 |
第8章 结构程序设计及筒体结构设计要点 §8.1建筑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及计算假定 §8.2框架结构计算 §8.3剪力墙的计算模型 |
课程目标1、5 |
责任感和使命感 |
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对待结构设计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15 |
§8.4筒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及设计要点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16 |
§8.5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特点及设计要点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40%) |
(出勤率+课堂表现)*10%: 出勤:满勤100分,缺勤一次扣5分,迟到一次扣3分;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表现给予评分:A档(90-100)回答完全正确态度积极;B档(80-90)回答基本正确态度积极;C档(70-80)尚能回答问题态度积极;D档(60-70)答错误态度积极,F档(60分以下)回答错误,态度消极。
|
课程目标1、2、3、4、5 |
|||||||||
期末(60%) |
纸笔测验= 期末纸笔测试成绩(满分100)*60%: 考核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设计的能力。 |
1、2、3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钱稼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沈蒲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图集标准等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 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房屋建筑学 |
课程代码 |
0911425001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程章德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5 |
|||||||
开课学期 |
5 |
总学时 |
40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工程CAD》、《工程测量》。 后续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建筑施工技术》。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全面系统知识和建筑空间设计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建筑构造原理、建筑空间设计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意识与能力。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建筑构造的各主要组成部分、附属部分及其构成方法。 2.掌握建筑空间设计原理。 (二)能力 3.能够客观准确评判建筑工程空间设计与建筑构造设计的优劣。 4.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三)素养 5.重视专业能力训练,建立更科学的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6.养成建筑设计过程中重视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4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5.终身学习 |
5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6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导论 |
2 |
0 |
2 |
|||||||
第二章建筑结构体系 |
4 |
0 |
4 |
|||||||
第三章基础和地下室 |
4 |
0 |
4 |
|||||||
第四章墙体 |
4 |
0 |
4 |
|||||||
第五章外墙门窗 |
2 |
0 |
2 |
|||||||
第六章屋顶 |
4 |
0 |
4 |
|||||||
第七章楼地层 |
4 |
0 |
4 |
|||||||
第八章楼梯、电梯与自动扶梯 |
4 |
0 |
4 |
|||||||
第九章装修、装饰及建筑防护 |
2 |
0 |
2 |
|||||||
第十章建筑设计概述 |
2 |
0 |
2 |
|||||||
第十一章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
4 |
0 |
4 |
|||||||
第十二章装配式建筑 |
2 |
0 |
2 |
|||||||
第十三章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
2 |
0 |
2 |
|||||||
合 计 |
40 |
0 |
40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1 导论 |
1、5 |
课堂公约 |
|
|
|||||
2 |
2 建筑结构体系 |
2、5 |
职业操守 |
1.从业人格; 2.工作精神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后作业 |
|||||
3 |
3 基础和地下室 4.1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
1、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4 |
4.2块材墙构造 4.3墙体细部构造 4.4隔墙构造 4.5幕墙 |
1、3、4、5、6 |
道德与社会责任 |
1.高尚道德; 2.担当精神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后作业 |
|||||
5 |
5 外墙门窗 6.1屋顶的类型及构造要求 |
1、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6 |
6.2屋面排水设计 6.3卷材防水屋面 6.4涂膜防水屋面 6.5瓦屋面 6.6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
1、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后作业 |
|||||||
7 |
7 楼地层 |
1、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8 |
8.1楼梯的组成、数量、形式和位置 8.2楼梯、楼梯间的设计8.3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8.4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细部构造 |
1、3、4、5、6 |
大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 |
1.全面理解大学生自学能力;2.独立思考对思想深度与广度的意义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后作业 |
|||||
9 |
8.5台阶与坡道 8.6电梯与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9.1装饰的功能、类型及要求 9.2墙面装修 |
1、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10 |
9.3顶棚装饰 9.4楼地面装饰 9.5建筑防护 10.1建筑设计的内容 |
1、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后作业 |
|||||||
11 |
10.2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设计阶段的划分 10.3建筑设计依据 11.1建筑平面设计 |
2、3、4、5、6 |
优秀的建筑空间设计可充分提升人类工作效率 |
1.建筑可提升人类工作;2.设计优秀建筑对社会贡献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12 |
11.2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 11.3场地设计与总平面布置 |
2、3、4、5、6 |
家庭是社会基本细胞,住宅建筑如何更好提升生活质量 |
1.家庭对社会贡献;2.现在住宅建筑对家庭的贡献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后作业 |
|||||
13 |
11.4建筑剖面设计 11.5建筑造型设计11.6住宅建筑设计 |
2、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后作业 |
|||||||
14 |
12装配式建筑13.1工业建筑概述 13.2单层厂房平面设计13.3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
2、3、4、5、6 |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方向 |
1.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15 |
13.4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13.5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及内部空间处理 |
2、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16 |
13.6多层厂房体形组合与立面设计;期末复习 |
2、3、4、5、6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1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1、2、5、6 |
||||||||
平时作业 (15%) |
课程有6次书面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1/6。 |
1、3、4、5、6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2)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舒秋华.房屋建筑学(第7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05 2.参考书目: 《建筑构造》第六版.贾琳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01 《建筑材料》第四版.魏鸿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2 《外部空间设计》.卢原义信主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05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肖毅强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0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制图规范、图集、施工图纸等 |
|||||||||
K 注意事项 |
1、本授课大纲F到J项得视教学需要调整之。 2、请尊重知识产权,并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8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8 月 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 年 8 月 20 日 |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 |
课程代号 |
94046 |
||||||||||||||
课程类型 |
£素质通识 ■专业核心 £专业选修 √专业方向 |
授课教师 |
黄凌君 |
||||||||||||||
修读方式 |
■必修 £必选 £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2 |
总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一周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 同步及后续课程:无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知识(目的) 通过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结合,辅以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现场考察等方法。(历程) 使学生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检测方法,能从事一般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预期结果) |
||||||||||||||||
C 学习目标 |
(一)知识 1.拟定可行的施工方案;(A1,D1,E1) 2.安排专业工作队,计算各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合理安排工期,并绘制工程进度图(包括水平图和网络图);(B1,B2,D1,E1) 3.施工平面图设计;(B1,B2,D1、E1) 4.其它计划安排(如: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机具需要量计划);(C1,C2,D1、E1) (二)能力 具备分析施工技术数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注】学习目标细化: 核心价值:坚定“四个自信”,家国情怀,等。 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学术诚信,等。 从业习惯:团队精神、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工程规范等。 |
||||||||||||||||
D 呼应专业 核心能力 指标及权重 |
专业知能(A) |
实务技能(B) |
应用创新(C) |
协作整合(D) |
社会责任(E) |
合计 |
|||||||||||
A1 |
A2 |
B1 |
B2 |
C1 |
C2 |
D1 |
D2 |
E1 |
E2 |
100% |
|||||||
15% |
20% |
30% |
5% |
10% |
5% |
10% |
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及教学形式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课程导论,第一章 绪论 |
2 |
0 |
2 |
||||||||||||||
第二章 项目施工准备 |
2 |
0 |
2 |
||||||||||||||
第三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
8 |
0 |
8 |
||||||||||||||
第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
8 |
0 |
8 |
||||||||||||||
第五章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
4 |
0 |
4 |
||||||||||||||
第六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 |
4 |
0 |
4 |
||||||||||||||
第七章道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
4 |
0 |
4 |
||||||||||||||
合 计 |
48 |
0 |
48 |
||||||||||||||
F 教学方式 |
R讲授 R讨论座谈 R问题导向学习 R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 R实作学习 R探究式学习 R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单元名称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 形式 |
||
环节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课程导论 课程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授课内容版块、学习方法,教学相关事项通报,课后学习任务布置,作等 |
5、6 |
讨论表决课堂公约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 |
|
2 |
第一章 绪论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对施工组织的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与作用 土木工程产品与施工的特点 |
5、6 |
学情通报 |
章节自学及测验情况 |
1.自主学习; 2.勇于质疑 |
课堂 |
|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 |
讲授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 |
1.团队精神; 2.职业道德 |
|||||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与作用 |
讲授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与作用 |
1.团队精神; 2.职业道德 |
|||||
3 |
第二章 项目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建立项目管理班子
|
1、3、4、5、6 |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
强调团队精神;职业道德 |
1.团队精神; 2.职业道德 |
课堂 |
|
建立项目管理班子 |
强调团队精神;职业道德 |
1.团队精神; 2.职业道德 |
|||||
4 |
第三章 项目施工准备 流水施工概述 流水施工参数的确定 流水施工的图表形式 流水施工方式和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4、5、6 |
流水施工概述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课堂 |
|
流水施工参数的确定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流水施工方式和在工程中的应用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5 |
第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 单代号搭接网络图,时间坐标网络计划,三级施工网络计划在工程中的应用,网络计划优化,网络计划控制 |
1、3、4、5、6 |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课堂 |
|
各种网络图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三级施工网络计划在工程中的应用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6 |
第五章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简支梁桥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拱桥施工、钢桥施工以及大跨度桥型施工等 |
1、3、4、5、6 |
简支梁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线上+课堂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拱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钢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7 |
第六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 简支梁桥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拱桥施工、钢桥施工以及大跨度桥型施工等 |
1、3、4、5、6 |
简支梁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拱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钢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8 |
第七章 道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简支梁桥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拱桥施工、钢桥施工以及大跨度桥型施工等 |
1、3、4、5、6 |
简支梁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拱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钢桥施工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
— |
期末总结与答疑 课后线上答疑,不占用课堂时间 |
—— |
线上 |
||||
【注】: 本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桥施工技术能力的专业课,须将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课堂内外、课程学习始终,从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获取和职业素养格养成四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请任课老师注意并灵活调整,教学大纲中不再单独列出。 |
H 评价方式 |
课程成绩综合出勤及课堂表现、线上辅助学习、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四项因素予以评定: |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6 |
|
平时作业 (10%) |
课程有6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0%、20%、20%、20%、20%、10%。 |
3、4、5、6 |
|
期中考试 (20%) |
期中考试采取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基础知识;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施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期末考试 (60%) |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基础知识;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施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注: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内容及比例由课程组商定,已报所在系和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在开课之初于课程导论环节告知学生并征求意见,班级通过后同步于课程门户界面公布。 | |||
I 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方诗圣 李海涛.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 蔡雪峰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参考书目: [1]赖少武 李文华 著译,《公路施工组织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廖正环 主编,《公路施工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黄绳武 主编,《桥梁施工组织及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 叶加冕、徐梓炘 主编,《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张 润 主编,《路基路面施工及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李辉、蒋宁生 主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7] 马敬坤,《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课程大纲A—E项由所在部门和相关课程委员会编写并审核通过,教师不能自行更改; 2.本课程大纲F—J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教师不宜自行更改; 3.评价方式可参酌下列方式: (1)纸笔测验:小考、期中纸笔测验、期末纸笔测验 (2)实作评量: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轶事记录 (3)档案评量:昼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量: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5日 |
||
专家组审批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混凝土结构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1425002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张会芝 何莲桂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3 |
||||||||
开课学期 |
5 |
总学时 |
48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 后续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抗震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公式,及相应的构造知识与规定,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顺利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打下牢固基础。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图绘制,理解牛腿的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理解现浇多层框架的受力特点;归纳学习常用混凝土的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构件布置,设计模型选取,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整个房屋的结构设计。(对应毕业要求2) (二)能力 2.分析结构方案选择的优劣,运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3) 3.使用MorGain结构快速设计、SCCT结构构件计算工具箱等结构计算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6) (三)素养 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对应毕业要求1) 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3)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4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2 |
|||||||||
6.使用现代工具 |
能够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课程目标3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十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
6 |
0 |
6 |
||||||||
第十一章 楼盖 |
15 |
0 |
15 |
||||||||
第十二章 单层厂房 |
15 |
0 |
15 |
||||||||
第十三章 框架结构 |
12 |
0 |
12 |
||||||||
合 计 |
48 |
48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0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10.1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
课程目标1、4 |
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 |
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课堂讨论、 教学视频 案例教学 |
||||||
2 |
§10.3结构的要求和极限状态 §10.4按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
课程目标1、2 |
课堂讨论、 教学视频 案例教学 |
||||||||
3 |
第11章 楼盖 §11.1概述 §11.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1 |
课程目标1、2 |
课堂讨论、 教学视频 案例教学 |
||||||||
4 |
§11.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2 |
课程目标1、2、3 |
PPT教学 课后作业(结构设计软件) |
||||||||
5 |
§11.3双向板肋梁楼盖 |
课程目标1、2、3、5 |
责任感和使命感 |
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对待结构设计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结构设计软件)、总结手算与软件计算的差距并形成报告 |
||||||
6 |
§11.4无梁楼盖 §11.5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
||||||||
7 |
§11.6楼梯与雨篷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8 |
第12章 单层工业厂房 §12.1结构型式、结构组成和结构布置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9 |
§12.2 排架计算1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0 |
§12.2 排架计算2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11 |
§12.3单层厂房柱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2 |
§12.4柱下独立基础 §12.5吊车梁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3 |
第13章 多层框架结构 §13.1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4 |
§13.2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5 |
§13.2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13.3内力组合 §13.4无抗震设防要求时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13.5多层框架结构基础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16 |
§13.6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设计示例 |
课程目标1、2、4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PPT教学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40%) |
(出勤率+课堂表现)*10%: 出勤:满勤100分,缺勤一次扣5分,迟到一次扣3分;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表现给予评分:A档(90-100)回答完全正确态度积极;B档(80-90)回答基本正确态度积极;C档(70-80)尚能回答问题态度积极;D档(60-70)答错误态度积极,F档(60分以下)回答错误,态度消极。
|
1、2、3、4、5 |
|||||||||
期末(60%) |
纸笔测验= 期末纸笔测试成绩(满分100)*60%: 考核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设计的能力。 |
1、2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东南大学三院校合编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图集标准等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 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钢结构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1425003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课程负责人 |
付晓强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第5学期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结构力学》、《材料力学》课程,具备一定的结构内力分析、材料特性等基础知识。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基础工程》等 |
||||||||||
B 课程描述 |
钢结构设计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理论知识、构件及连接分析计算。通过学习钢结构设计基本知识的教学、情景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和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具备设计普通单层厂房结构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房建方向的专业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钢结构整体设计方法。能确定合理的计算简图,正确进行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或规程进行钢结构的整体设计。 (一)知识 1.认识钢结构中刚架、桁架、排架及框架的计算模型(包括数学和力学模型)的基本假定。 2.了解计算模型与实际工程的差别,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3.掌握钢结构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 4.掌握各种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 (二)能力 5.运用土木工程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钢屋架及框架结构设计的 影响因素,如柱长细比、铰接位置、支座节点、平面内、外稳定性等构造因素,施工期、使用期等荷载因素,获得对钢结构设计的基本认知。 6.利用结构设计原则进行常规钢结构体系的设计,包括:确定设计方案、结构受力计算、构造计算简图、完成合理结构布置;掌握钢结构设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能够设计满足不同建筑需求的构件、节点、构造。 (三)素养 7.重视学以致用,强化结构创新意识。 8.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8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3、4、6 |
|||||||||
3.问题分析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1、2、5、6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5、6 |
|||||||||
5.研究 |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5、6 |
|||||||||
6.使用现代工具 |
能够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课程目标6、7 |
|||||||||
7.工程与社会 |
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土木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课程目标7、8 |
|||||||||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课程目标2、7、8 |
|||||||||
9.职业规范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课程目标2、3、4、8 |
|||||||||
10.个人和团队 |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课程目标2、3、4、5 |
|||||||||
11. 沟通 |
能够就复杂土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课程目标6、7、8 |
|||||||||
12.项目管理 |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课程目标2、8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7、8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7.1 厂房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
4 |
0 |
4 |
||||||||
7.2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 |
4 |
0 |
4 |
||||||||
7.3 屋盖结构 |
2 |
0 |
2 |
||||||||
7.4 厂房框架柱设计特点 |
2 |
0 |
2 |
||||||||
7.5 轻型门式钢架结构 |
2 |
0 |
2 |
||||||||
7.6 吊车梁设计特点 |
2 |
0 |
2 |
||||||||
7.7 墙架体系 |
2 |
0 |
2 |
||||||||
7.8 钢屋架课程设计专题 |
6 |
0 |
6 |
||||||||
合 计 |
24 |
0 |
24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2 |
第7章 单层厂房结构 7.1 厂房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2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 |
1、7、8 |
中国古代钢铁冶炼的辉煌历史以及现代钢结构的蓬勃发展; 三钢创新发展与碳中和碳达峰辩证关系 |
1.民族与历史自信; 2.民族自豪感 3.传统文化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3、4 |
7.2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 |
2、7、8 |
课程讲授 |
||||||||
5、6、7 |
7.3 屋盖结构 |
2、7、8 |
课程讲授 |
||||||||
8 |
7.4 厂房框架柱设计特点 |
3、5、7、8 |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案例讲解 |
1.联系实际; 2.国际视野; 3.批判性思维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9、10 |
7.5 轻型门式钢架结构 |
4、5、7、8 |
灾难案例;江西在建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原因调查 |
1.联系实际; 2.法律法规; 3.工程师职业道德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11 |
7.6吊车梁设计特点 |
3、5、7、8 |
课程讲授 |
||||||||
12 |
7.7 墙架体系 |
5、6、7、8 |
课程讲授 |
||||||||
13-16 |
7.8 钢屋架课程设计专题 |
5、6、7、8 |
钢屋架模型制作及讲解 |
1.联系实际; 2.学以致用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8 |
|||||||||
平时作业 (20%) |
课程有6次课后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0%、20%、30%、20%、10%、10%。课后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对基本概念、理论、计算公式的掌握;(2)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3)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量标准另附。 |
5、6、7、8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工程逻辑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8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钢结构》(第五版).戴国欣.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2.参考书目: (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15) (2)《轻型门式刚架》.张其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4)《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钢结构设计手册》(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陈绍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
《道路勘测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道路勘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1425007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田尔布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5 |
|||||||
开课学期 |
5 |
总学时 |
40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CAD》、《工程测量》。 后续课程:《桥梁工程》、《路基路面》。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道路路线设计及现场勘测选线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道路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道路选线的教学,情景演示、小组讨论、ppt等方法。掌握道路路线设计和选线的标准,熟练运用路线勘测与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标准,具备从事道路设计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道路功能与分级及勘测的设计阶段。 2.掌握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 (二)能力 3.分析路面所处地的地形,进行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 4.综合利用自然条件和一般选线原则确定路线的选择方案,由具体的选线方案进行纸上定线。 (三)素养 5.重视专业能力训练,建立更科学的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6.养成道路设计过程中重视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4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6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绪论 |
3 |
0 |
3 |
|||||||
第二章平面设计 |
6 |
0 |
6 |
|||||||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
3 |
0 |
3 |
|||||||
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
9 |
0 |
9 |
|||||||
第五章线形设计 |
3 |
0 |
3 |
|||||||
第六章选线与总体设计 |
9 |
0 |
9 |
|||||||
第七章定线 |
3 |
0 |
3 |
|||||||
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
3 |
0 |
3 |
|||||||
第九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
1 |
0 |
1 |
|||||||
合 计 |
40 |
40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章 绪论 道路勘测设计的主要任务 道路的功能与分级 道路设计的控制要素 |
1、5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道路建设成就,道路自信。 |
学生建立“四个自信”,喜欢上本专业、为我国在本专业取得的成绩自豪。 |
课堂讨论、教学视频、 课后作业 |
|||||
2 |
第二章平面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直线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道路驾驶观念、道路设计责任感、明确自己作为道路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3 |
第三节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与圆曲线半径 第四节缓和曲线 第五节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道路驾驶观念、道路设计责任感、明确自己作为道路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4 |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汽车的动力特性与纵坡 第三节竖曲线 第四节爬坡车道 第五节避险车道 第六节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图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道路驾驶观念、道路设计责任感、明确自己作为道路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5 |
第四章横断面与路侧设计 第一节横断面组成及类型 第二节机动车道、路肩与中间带 第三节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路缘带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道路驾驶观念、道路设计责任感、明确自己作为道路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教学视频 |
|||||
6 |
第四节平曲线加宽设计 第五节平曲线超高设计 |
3 |
||||||||
7 |
第六节汽车的制动性、行车视距及其保证 第七节路基横断面设计与计算 第八节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
3 |
||||||||
8 |
第五章线形设计 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 第二节纵断面线形设计 第三节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第四节线形设计检验与评价 |
4 |
||||||||
9 |
第六章选线与总体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线形新理念与总体设计 |
4、6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道路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案例教学、翻转课堂、野外现场选线体验 |
|||||
10 |
第三节路线方案选择 第四节平原区选线 第五节山岭区选线 |
4、6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道路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案例教学、翻转课堂、野外现场选线体验 |
|||||
11 |
第六节丘陵区选线 第七节特殊地区与不良地质地区选线 第八节3S技术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 |
4、6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道路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案例教学、翻转课堂、野外现场选线体验 |
|||||
12 |
第七章定线 第一节定线方法 第二节纸上定线 第三节现场定线 第四节实地放线 |
1 |
||||||||
13 |
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交通组织设计 第三节平面与视距设计 第四节扩宽设计 第五节环形交叉设计 第六节立面设计 |
1 |
||||||||
14 |
第九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立体交叉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第三节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 |
1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20%) |
1、出勤率5:基本分3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评价。 |
1、2、5、6 |
||||||||
档案评价(10%) |
小作业评量成绩(两次)+大作业评量成绩(两次)列入档案评量,每次成绩总分为5分,按照比例折合计算出最终成绩。 |
3、4 |
||||||||
期末(70%) |
1、2、3、4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道路勘测设计》.许金良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3(第5版)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014.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2.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2017. 4、尤晓. 现代道路勘测设计[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5、朱照宏. 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指南[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制图规范、图集、施工图纸等 |
|||||||||
K 注意事项 |
1、本授课大纲F到J项得视教学需要调整之。 2、请尊重知识产权,并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 月 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路基路面工程 |
课程代码 |
094109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田尔布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3.0 |
|||||
开课学期 |
1 |
总学时 |
48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具备一定的路线设计、路基路面材料知识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工程结构与检测》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目的) 通过ppt讲授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历程) 掌握有关公路、城市道路、厂区道路工程中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路基边坡稳定性和挡墙土压力计算等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技术。(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要求;路基土的工程特性和承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交通、环境、材料的特性与要求、结构设计参数。建立中国公路工程建设技术自信心。 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和设计方法;掌握路基支挡结构分析与设计; 掌握路基层特性及选择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 熟悉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具备一定实务技能 5、熟悉路基和路面养护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能够通过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 |
掌握路基路面专业知识,如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沥青路面及其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设计等;应用相关专业有限元软件(如纬地或海地)等,结合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解决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
能够根据力学原理对构件(节点)、结构或体系开展设计 |
能够根据薄板理论对路面工程、路面的最不利受力点开展计算与设计;能够根据地基理论对路基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 |
||||||
在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环节中,具有应用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意识 |
在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时,应结合工程技术前沿,有意识的应用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概论 |
3 |
0 |
3 |
|||||
第二章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
5 |
0 |
5 |
|||||
第三章 路基设计 |
6 |
0 |
6 |
|||||
第四章 路基防护及支挡结构设计 |
6 |
0 |
6 |
|||||
第五章 路基施工 |
4 |
0 |
4 |
|||||
第六章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 |
3 |
0 |
3 |
|||||
第七章 路面基层 |
6 |
0 |
6 |
|||||
第八章 沥青路面设计 |
5 |
0 |
5 |
|||||
第九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
5 |
0 |
5 |
|||||
第十章 路面施工 |
3 |
0 |
3 |
|||||
第十一章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
2 |
0 |
2 |
|||||
合 计 |
48 |
0 |
48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单元名称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 形式 |
||
环节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课程导论 课程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授课内容版块、学习方法,教学相关事项通报,课后学习任务布置,作业1,等 第1章绪论 了解路基路面工程取得的成就及路基路面工程与各学科的关联性;掌握路基路面结构工程结构特点、结构分层和结构层主要功能等,掌握路基路面结构特点与分层要求;掌握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掌握公路自然区划的概念及不同自然区划的特点、公路自然区划的划分方法。 |
1、4、5、7 |
讨论表决课堂公约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 |
|
了解路基路面特点 |
了解公路发展历史, |
民族与历史自信 |
|||||
了解中国特点 |
了解中国公路地理 |
中国公路工程建设技术自信 |
|||||
2 |
第2章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要求;路基土的工程特性和承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 第3章 路基设计 路基概念及构造、病害及原因 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交通、环境、材料的特性与要求、结构设计参数 |
1、5、6、7 |
路基土评价方法来由 |
各国评价方法 |
寻找差距 |
课堂 |
|
3 |
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和设计方法 路基稳定性分析;排水设计、特殊路基 熟练掌握直线法和圆弧法(瑞典法和BISHOP法)验算路基的边坡稳定性,能进行陡坡路堤的稳定性验算;理解浸水路堤的稳定性验算特点及要求;熟练掌握路基典型横断面组成及一般路基设计要点;理解路基变形观测与控制要点、路给排水设计要求、特殊路基设计方法,基本掌握地基加固的类型与方法。 |
2、3 |
路基材料特性 |
不同区域有不同土质 |
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特点 |
课堂 |
|
4 |
第4章 路基防护及支挡结构设计 路基防护、支挡结构类型与构造 挡土墙布置与设计原则 了解路基的坡面防护与冲刷防护的类型与方法;掌握挡土墙的用途、类型与使用条件;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 能熟练进行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能进行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设计与稳定性验算;了解轻型挡土墙的基本知识。 |
2、3 |
评价方法 |
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评价方法发展历史 |
课堂 |
|
5 |
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 能熟练进行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能进行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设计与稳定性验算;了解轻型挡土墙的基本知识。 5 路基施工 掌握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掌握路基压实原理和应用; |
1、5、6、7 |
课堂 |
||||
6 |
了解石质路基施工要点以及路基的加固、路基施工新技术。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 第一节 交通荷载及其对路面的作用 第二节 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第三节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
1、5、6 |
交通调查 |
调查方法进展 |
大数据应用,5g发展自信 |
课堂 |
|
7 |
第7章 路面基层 §7-1 路面基层概述 §7-2 碎石与级配碎石基层 §7-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 掌握级配碎石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和刚性基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7-4、5、6 沥青稳定基层、刚性基层等了解级配碎石、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沥青稳定碎石、刚性基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 |
1、2、4、5、6、7 |
半刚性基层 |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自己半刚性基层 |
因地制宜 |
课堂 |
|
8 |
第8章 沥青路面设计 §8-1沥青路面概述 §8-2沥青路面分类 §8-3沥青路面性能与气候分区 §8-4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掌握沥青类路面的使用品质、工作特性、面层分类;理解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温度稳定性;了解沥青类路面的表面抗防滑基本知识;理解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掌握路面结构破坏状态、设计指标与标准; |
1、5、6、7 |
理论体系 |
马歇尔理论体系与改良 |
因地制宜与发展 |
课堂 |
|
9 |
§8-5 沥青路面破坏状态设计指标与标准 §8-6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8-7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8-8 沥青路面排水设计 §8-9 沥青路面改扩建设计 §8-10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熟练掌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掌握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基本流程与方法,进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设计;了解结构剪应力计算内容;能理解并运用沥青路面改建设计方法;了解沥青路面的最新进展。 |
2、3 |
课堂 |
||||
10 |
第9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9-1 水泥混凝土路面概述 §9-2 水泥混凝土路面分类与构造 §9-3 弹性地基板体系理论简介 §9-4 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接缝构造与设置原理;理解混凝土面板下地基(基层、土基加基、垫层)的作用与要求;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现象,理解受力情况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
1、2、5、6、7 |
理论体系 |
体系发展与实用性完善 |
引进与消化 |
课堂 |
|
11 |
§9-5水泥路面破坏状态设计指标与标准 §9-6 水泥路面设计可靠度理论 §9-7 水泥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9-8 水泥砼路面结构设计 |
1、2 |
课堂 |
||||
12 |
§9-9、10、11 水泥砼路面排水设计等 了解弹性地基板的荷载应力分析(K地基与E地基板的理论解),了解半无限地基板荷载应力的有限元方法;掌握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基本流程与方法,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设计;熟练掌握温度应力计算与板块平面尺寸设计内容;初步了解复合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及其他特种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10章 路面施工 了解路面施工的过程、施工设备、检测设备和方法; |
3、4 |
课堂 |
||||
13 |
第10章 路面施工 重点了解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沥青路面(含沥青稳定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含刚性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施工设备要求、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与要求。 第十一章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
2、3、5、6、7 |
筑路工程机械 |
工程机械发展历史 |
基建技术自信 |
课堂 |
|
【注】: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必修课程,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知识,学会常规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实践技术,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请任课老师注意并灵活调整,教学大纲中不再单独列出。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1、出勤率5:基本分5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和作业评价 4、平时作业:基本分5,未交作业或完成情况差,每次酌予扣分0.5至1分,直到5分扣完 |
6 |
|
平时作业 (10%) |
作业完成:基本分3分,每次得优各酌予加分0.5,加分不超过2分 |
3、4、5、6 |
|
期末考试 (8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基础知识;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黄晓明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4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2.参考书目: (1)邓学钧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方福森 《路面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设社 1990.12 (3)方左英 《路基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12 (4)黄晓明 李昶 马涛编著 《路基路面工程》(第2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 年 08 月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桥涵水文 |
课程代码 |
0911410009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R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秦双双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23-24第1 |
总学时 |
16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水力学》、《高等数学》课程,须提前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及水力学知识。 后续课程:《桥梁工程》等 |
||||||||||
B 课程描述 |
《桥涵水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阐述和运用水文规律,开发和发挥工程效益的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河川径流、水文统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大中桥和小桥涵的孔径计算、桥梁墩台的冲刷计算、并扼要阐述了桥位勘测、桥位选择和调治构造物布设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则。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即从降水到河川径流形成过程等水文规律; 2.河流中的洪峰流量分析计算(包括洪水水位、桥位处冲刷深度计算等)。 (二)能力 3.掌握必要的河流中洪峰流量分析计算以及桥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 4.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素养 5.重视在理论学习中具备细致认真、严谨负责的工程意识与职业操守。 6.养成团结协作、善于沟通的从业习惯与职业能力。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9 .职业规范 11.沟通 |
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4 |
|||||||||
3.问题分析 |
分析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
课程目标3 |
|||||||||
7.工程与社会 |
评价工程实践的解决方案对社会的影响并理解自身的责任 |
课程目标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绪论 桥梁与环境 |
0.5 |
0 |
0.5 |
||||||||
第一章 河流 |
1.5 |
0 |
1.5 |
||||||||
第二章 水文统计原理 |
2 |
0 |
2 |
||||||||
第三章 设计洪水流量 |
2 |
0 |
2 |
||||||||
第四章 中大桥孔径计算 |
2 |
0 |
2 |
||||||||
第五章 桥墩和桥台冲刷 |
3 |
0 |
3 |
||||||||
第六章 调治构造图 |
1 |
0 |
1 |
||||||||
第七章 跨海桥梁和海洋环境 |
2 |
0 |
2 |
||||||||
第八章 桥位勘测和桥位选择 |
1 |
0 |
1 |
||||||||
第九章 小桥和涵洞孔径计算 |
1 |
0 |
1 |
||||||||
合 计 |
16 |
0 |
16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1.1千年古桥的启示 1.2桥梁环境 1.3可持续发展、生态公路和桥梁景观 |
5、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水利工作方针 |
让学生知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是缔结中华文明的源头,作为母亲河,哺育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都是围绕着黄河流域发展。长江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和文明发源地,应运而生的有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蓬勃发展的文化。母亲河的演变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類活动的影响,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理和恢复。 |
课堂讨论、教学视频、 课后作业 |
||||||
2. |
2.1水文现象的特征和分析方法 2.2概率和频率 2.3 频率分布 2.4 经验频率曲线 2.5 统计参数 2.6 理论频率曲线 2.7 相关分析 |
1、2 |
课堂 |
||||||||
3. |
3.1 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3.2 应用地区经验公式推算设计流量 3.3 推理公式和经验公式 |
1、2 |
课堂 |
||||||||
4. |
4.1 桥位河段水流图式和桥孔布设 4.2 桥孔长度 4.3 桥面高程 4.4 计算实例 |
3、4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桥梁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 |
||||||
5 |
5.1 泥沙运动 5.2 河床演变和河相关系 5.3 桥下河床断面的一般冲刷 5.4 桥墩局部冲刷 5.5 桥台冲刷 |
3、4 |
课堂 |
||||||||
6 |
5.6 墩台基底埋置深度和计算实例 6.1 导流堤 6.2 丁坝 6.3 计算实例 |
1、2、5、6 |
课堂 |
||||||||
7 |
7.1 海岸带环境对桥梁的作用 7.2 海岸带不通过位置的桥梁 7.3潮汐和潮流 7.4风和波浪 7.5 波浪对桥梁墩台的作用力 7.6 跨海桥梁的墩台冲刷 7.7 通航海轮桥梁的通航标准 |
1、2 |
课堂 |
||||||||
8 |
3.4水平角测量的方 8.1 桥位勘测设计的内容 8.2 桥位选择 8.3 桥位方案实例 9.1 小桥和涵洞勘测 9.2 小桥孔径计算 9.3 涵洞孔径计算 9.4 小桥和涵洞的进出口处理 9.5 山区小桥和涵洞进出口的水力计算 |
3、4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桥梁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30%) |
出勤成绩1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 课堂表现1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平时成绩10分。 |
1、2、4、5、6 |
|||||||||
期末(70%) |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基本工作测量原理; (2)基本计算;(3)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5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桥涵水文》.高冬光,王亚玲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年6月第五版 2.学习资料: [1]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位设计》.高冬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满足基本授课需求的温度、照明、防噪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制定,由编撰者负责解释;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可作一定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钢结构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1415002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课程负责人 |
付晓强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第3学期 |
总学时 |
32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结构力学》、《材料力学》课程,具备一定的结构内力分析、材料特性等基础知识。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基础工程》等 |
||||||||||
B 课程描述 |
钢结构设计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理论知识、构件及连接分析计算。通过学习钢结构设计基本知识的教学、情景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和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具备设计普通单层厂房结构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房建方向的专业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钢结构整体设计方法。能确定合理的计算简图,正确进行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或规程进行钢结构的整体设计。 (一)知识 1.认识钢结构中刚架、桁架、排架及框架的计算模型(包括数学和力学模型)的基本假定。 2.了解计算模型与实际工程的差别,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3.掌握钢结构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 4.掌握各种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 (二)能力 5.运用土木工程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钢屋架及框架结构设计的 影响因素,如柱长细比、铰接位置、支座节点、平面内、外稳定性等构造因素,施工期、使用期等荷载因素,获得对钢结构设计的基本认知。 6.利用结构设计原则进行常规钢结构体系的设计,包括:确定设计方案、结构受力计算、构造计算简图、完成合理结构布置;掌握钢结构设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能够设计满足不同建筑需求的构件、节点、构造。 (三)素养 7.重视学以致用,强化结构创新意识。 8.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8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3、4、6 |
|||||||||
3.问题分析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1、2、5、6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5、6 |
|||||||||
5.研究 |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5、6 |
|||||||||
6.使用现代工具 |
能够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课程目标6、7 |
|||||||||
7.工程与社会 |
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土木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课程目标7、8 |
|||||||||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课程目标2、7、8 |
|||||||||
9.职业规范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课程目标2、3、4、8 |
|||||||||
10.个人和团队 |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课程目标2、3、4、5 |
|||||||||
11. 沟通 |
能够就复杂土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课程目标6、7、8 |
|||||||||
12.项目管理 |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课程目标2、8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7、8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7.1 厂房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
4 |
0 |
4 |
||||||||
7.2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 |
4 |
0 |
4 |
||||||||
7.3 屋盖结构 |
6 |
0 |
6 |
||||||||
7.4 厂房框架柱设计特点 |
2 |
0 |
2 |
||||||||
7.5 轻型门式钢架结构 |
4 |
0 |
4 |
||||||||
7.6 吊车梁设计特点 |
2 |
0 |
2 |
||||||||
7.7 墙架体系 |
2 |
0 |
2 |
||||||||
7.8 钢屋架课程设计专题 |
8 |
0 |
8 |
||||||||
合 计 |
32 |
0 |
32 |
||||||||
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2 |
第7章 单层厂房结构 7.1 厂房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2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 |
1、7、8 |
中国古代钢铁冶炼的辉煌历史以及现代钢结构的蓬勃发展; 三钢创新发展与碳中和碳达峰辩证关系 |
1.民族与历史自信; 2.民族自豪感 3.传统文化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3、4 |
7.2 厂房结构的框架形式 |
2、7、8 |
课程讲授 |
||||||||
5、6、7 |
7.3 屋盖结构 |
2、7、8 |
课程讲授 |
||||||||
8 |
7.4 厂房框架柱设计特点 |
3、5、7、8 |
多高层房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案例讲解 |
1.联系实际; 2.国际视野; 3.批判性思维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9、10 |
7.5 轻型门式钢架结构 |
4、5、7、8 |
灾难案例;江西在建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原因调查 |
1.联系实际; 2.法律法规; 3.工程师职业道德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11 |
7.6吊车梁设计特点 |
3、5、7、8 |
课程讲授 |
||||||||
12 |
7.7 墙架体系 |
5、6、7、8 |
课程讲授 |
||||||||
13-16 |
7.8 钢屋架课程设计专题 |
5、6、7、8 |
钢屋架模型制作及讲解 |
1.联系实际; 2.学以致用 |
课堂讲授及多媒体素材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8 |
|||||||||
平时作业 (20%) |
课程有6次课后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0%、20%、30%、20%、10%、10%。课后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对基本概念、理论、计算公式的掌握;(2)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3)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量标准另附。 |
5、6、7、8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工程逻辑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8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钢结构》(第五版).戴国欣.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2.参考书目: (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15) (2)《轻型门式刚架》.张其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4)《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钢结构设计手册》(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陈绍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混凝土结构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2430003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张会芝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3 |
||||||||
开课学期 |
2 |
总学时 |
48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 后续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抗震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公式,及相应的构造知识与规定,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顺利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打下牢固基础。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图绘制,理解牛腿的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理解现浇多层框架的受力特点;归纳学习常用混凝土的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构件布置,设计模型选取,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整个房屋的结构设计。(对应毕业要求2) (二)能力 2.分析结构方案选择的优劣,运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3) 3.使用MorGain结构快速设计、SCCT结构构件计算工具箱等结构计算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6) (三)素养 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对应毕业要求1) 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3)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4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2 |
|||||||||
6.使用现代工具 |
能够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课程目标3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十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
6 |
0 |
6 |
||||||||
第十一章 楼盖 |
15 |
0 |
15 |
||||||||
第十二章 单层厂房 |
15 |
0 |
15 |
||||||||
第十三章 框架结构 |
12 |
0 |
12 |
||||||||
合 计 |
48 |
48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0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10.1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
课程目标1、4 |
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 |
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课堂讨论、 教学视频 案例教学 |
||||||
2 |
§10.3结构的要求和极限状态 §10.4按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
课程目标1、2 |
课堂讨论、 教学视频 案例教学 |
||||||||
3 |
第11章 楼盖 §11.1概述 §11.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1 |
课程目标1、2 |
课堂讨论、 教学视频 案例教学 |
||||||||
4 |
§11.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2 |
课程目标1、2、3 |
PPT教学 课后作业(结构设计软件) |
||||||||
5 |
§11.3双向板肋梁楼盖 |
课程目标1、2、3、5 |
责任感和使命感 |
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对待结构设计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结构设计软件)、总结手算与软件计算的差距并形成报告 |
||||||
6 |
§11.4无梁楼盖 §11.5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
课程目标1 |
PPT教学 |
||||||||
7 |
§11.6楼梯与雨篷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8 |
第12章 单层工业厂房 §12.1结构型式、结构组成和结构布置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9 |
§12.2 排架计算1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0 |
§12.2 排架计算2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11 |
§12.3单层厂房柱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2 |
§12.4柱下独立基础 §12.5吊车梁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3 |
第13章 多层框架结构 §13.1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4 |
§13.2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
||||||||
15 |
§13.2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13.3内力组合 §13.4无抗震设防要求时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13.5多层框架结构基础 |
课程目标1、2 |
PPT教学 课后作业 |
||||||||
16 |
§13.6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设计示例 |
课程目标1、2、4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PPT教学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40%) |
(出勤率+课堂表现)*20%: 出勤:满勤100分,缺勤一次扣5分,迟到一次扣3分;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表现给予评分:A档(90-100)回答完全正确态度积极;B档(80-90)回答基本正确态度积极;C档(70-80)尚能回答问题态度积极;D档(60-70)答错误态度积极,F档(60分以下)回答错误,态度消极。
|
1、2、3、4、5 |
|||||||||
期末(60%) |
纸笔测验= 期末纸笔测试成绩(满分100)*60%: 考核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设计的能力。 |
1、2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东南大学三院校合编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图集标准等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3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3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3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1420004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钟 海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23-24-1 |
总学时 |
32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房屋结构设计学习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组织》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认识和熟悉各类房屋的震害现象,掌握抗震设计计算内容,通过合理抗震设计,实现抗震设防目标。(目的)通过学习地震相关概念、地震作用计算、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要求和抗震设计计算,以及观看图片、短片、小组讨论、PPT等方法(历程),掌握各种结构房屋的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计算内容和抗震构造措施,具备从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熟悉地震相关的基本知识点。 2.了解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抗震设防的设计两阶段设计方法和三水准目标。 3.掌握场地类别的划分以及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4.掌握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与抗震验算。 5.掌握建筑抗震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抗震构造措施。 6.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与计算。 (二)能力 7.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房屋抗震设计,确保房屋地震时的安全性能。 8.应用语言、图纸等进行工程抗震表达、交流和协作。 (三)素养 9.重视学以致用,以人为本,强化抗震设计安全意识、底线意识。 10.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注意团队交流和协作,坚守设计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1、2、3、4、5、6 |
|||||||||
3.问题分析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3、4、5、6、7、8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3、4、5、6、7、8、9 |
|||||||||
9.职业规范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9、10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10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绪论 |
2 |
2 |
|||||||||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
4 |
4 |
|||||||||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
12 |
12 |
|||||||||
第四章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
6 |
6 |
|||||||||
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
8 |
8 |
|||||||||
合 计 |
32 |
32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章 绪论 |
1、2、9、10 |
汶川地震 |
1.地震的危害; 2.抗震安全意识; 3.责任感、使命感。 |
课堂讲授 |
||||||
2 |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场地 |
3、9、10 |
课堂讲授 |
||||||||
3 |
2.2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2.3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2.4桩基的抗震设计 |
3、7、8、9、10 |
土耳其大地震-土地液化 |
1.地震的危害; 2.理论联系实际。 |
课堂讲授 |
||||||
4 |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1概述 3.2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
4、7、8、9、10 |
课堂讲授 |
||||||||
5 |
3.3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应谱 |
4、7、8、9、10 |
课堂讲授 |
||||||||
6 |
3.4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 |
4、7、8、9、10 |
课堂讲授 |
||||||||
7 |
3.5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
4、7、8、9、10 |
课堂讲授 |
||||||||
8 |
3.6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 3.7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3.8竖向地震作用 |
4、7、8、9、10 |
大裤衩大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
1.学以致用; 2.美学与抗震。 |
课堂讲授 |
||||||
9 |
3.9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 3.10建筑结构抗震验算 |
4、7、8、9、10 |
课堂讲授 |
||||||||
10 |
第四章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4.1场地选择 4.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4.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
5、7、8、9、10 |
故宫结构的抗震 |
1.传统文化; 2.民族自豪感; 3.理论联系实际。 |
课堂讲授 |
||||||
11 |
4.4多道抗震防线 4.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 |
5、7、8、9、10 |
课堂讲授 |
||||||||
12 |
4.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4.7非结构部件处理 |
5、7、8、9、10 |
课堂讲授 |
||||||||
13 |
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5.1概述 5.2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 |
6、7、8、9、10 |
上海中心大厦的抗震设计 |
1.民族自豪感; 2.理论联系实际; 3.工程师精神。 |
课堂讲授 |
||||||
14 |
5.3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 |
6、7、8、9、10 |
课堂讲授 |
||||||||
15 |
5.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
6、7、8、9、10 |
课堂讲授 |
||||||||
16 |
5.5框架结构设计例题 |
6、7、8、9、10 |
课堂讲授 |
||||||||
— |
期末总结与答疑 课后线上答疑,不占用课堂时间 |
—— |
线上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0%) |
1.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 2.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8、9、10 |
|||||||||
平时作业 (20%) |
课程有6次书面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1/6。 |
1、2、3、4、5、6、7、8、9、10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工程逻辑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8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抗震结构设计》.王社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1(第5版) 2.参考书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李爱,丁幼亮,高振世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第三版.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李国强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8第四版. 3.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8 月 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8 月 22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 年 8 月 24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专升本)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 |
课程代码 |
0911435005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刘纪峰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3 |
总学时 |
28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房屋构造学习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建筑施工组织作为土木工程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通过施工组织基本原理讲解、项目管理沙盘实操、课堂测试、小组讨论等方法。 掌握建筑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工程施工组织方法、横道图、网络图、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要素等知识。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理解各种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特点。A1 2.掌握各种网络计划技术的编制方法,理解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步骤。A1 3.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A1 4.归纳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的规范或标准。A2 (二)能力 5.用横道图和网络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B2 6.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编写施工调查报告、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填写开工报告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B2,C2 (三)素养 7.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D2,E1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专业知能(A) |
A1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力学及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A2具备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1、2、3、4 |
||||||||||
实务技能(B) |
B1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实务技能; B2确实执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标准作业程序的能力; |
课程目标5、6 |
||||||||||
应用创新(C) |
C1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2具备一定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
课程目标6 |
||||||||||
协作整合(D) |
D1具备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交流和协作的基本能力; D2具备跨管理、经济等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统筹、整合的能力。 |
课程目标7 |
||||||||||
社会责任(E) |
E1了解时事政策,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E2了解土木工程实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课程目标7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1章 绪论 |
1 |
0 |
1 |
|||||||||
第2章 项目施工准备 |
1 |
0 |
1 |
|||||||||
第3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
6 |
0 |
6 |
|||||||||
第4章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
8 |
0 |
8 |
|||||||||
第5章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
3 |
0 |
3 |
|||||||||
第6章施工组织总设计 |
3 |
0 |
3 |
|||||||||
第7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6 |
0 |
6 |
|||||||||
合 计 |
28 |
28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 绪论 1.1施工组织的概念 1.2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与作用第2章 项目施工准备 2.1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2.2 建立项目管理班子 |
3、6、7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讲授 |
|||||||
2 |
第3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1 流水施工概述 3.2 流水施工参数的确定 |
1、5、7 |
章节自学及测验情况 |
1.自主学习; 2.勇于质疑 |
课堂讲授 |
|||||||
3 |
3.3 流水施工的图表形式 3.4 流水施工方式 |
1、5、7 |
引发“中国速度”在建筑新领域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讨论,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自信心。 |
1、民族自豪感 3、专业自信心 |
课堂讲授 |
|||||||
4 |
3.5 流水施工在工程中的应用 |
1、5、7 |
课堂讲授 |
|||||||||
5 |
第4章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4.1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4.2 双代号网络图 |
1、5、6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
|||||||
6 |
4.3 单代号网络图 4.4 单代号搭接网络图 |
2、5、7 |
课堂讲授 |
|||||||||
7 |
4.5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4.6 三级施工网络计划在工程中的应用 |
2、5、7 |
班级学生及上届学生的典型作业案例 |
1.团队协作; 2.批判性思维 |
课堂讲授 |
|||||||
8 |
4.7 网络计划优化 4.8 网络计划控制 |
2、5、7 |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
课堂讲授 |
||||||||
9 |
第5章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5.1 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5.2 项目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5.3 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5.4 项目施工现场料具管理 5.5 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5.6 项目施工现场劳动管理 5.7 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 5.8 项目施工现场主要内业资料管理 |
3、4、6、7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
|||||||
10 |
第6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 6.1 施工组织总设计概述 6.2 工程概况 6.3 施工部署 6.4 施工总进度计划 |
3、4、5、6、7 |
提升学生参与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课堂讲授 |
|||||||
11 |
6.5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6.6 主要施工方法 6.7 施工总平面布置 6.8 技术经济指标 |
3、4、5、6、7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
|||||||
12 |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7.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
3、4、5、6、7 |
课堂讲授 |
|||||||||
13 |
7.3 工程概况 7.4 施工部署 7.5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3、4、5、6、7 |
课堂讲授 |
|||||||||
14 |
7.6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 7.7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
3、4、5、6、7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7 |
||||||||||
平时作业 (15%) |
课程有8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2.5%。书面分析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人性化设计的意识;(2)评价、分析设计作品宜人性能,和改良、解决问题的能力;(3)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4)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评量标准另附。 |
3、4、5、6、7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上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人性化设计意识和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穆静波 侯敬峰 主编 《土木工程施工(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 2.线上课程: 无 3.参考书目: [1]中国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建筑工业出版社 [2]蔡雪峰主编.《土木工程施工Ⅱ——施工组织》(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3]武佩牛.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赵平.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郝永池主编.《建筑施工组织》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6]李顺秋主编.《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8 [7]张华明,杨正凯主编.《建筑施工组织》.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8]王建茹主编.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线上课程推荐: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王文利,中国大学MOOC 5.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工程造价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16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3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隧道工程 |
课程代码 |
0911520009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付晓强 |
||||||||||||||
修读方式 |
£必修 R选修 |
学 分 |
2 |
||||||||||||||
开课学期 |
5 |
总学时 |
32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无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 同步及后续课程:《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隧道的勘察、设计、计算、施工相关知识(目的) 通过ppt讲授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历程) 掌握有关隧道的“勘查、设计、构造”原理和有关“计算”方法;理解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施工方法的关系;了解隧道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隧道勘察和总体设计相关知识。(A1,D1,E1) 2、熟悉隧道围岩工程性质、分级与围岩压力计算(B1,B2,D1,E1) 3、掌握隧道结构构造知识(B1,B2,D1、E1) 4、掌握隧道施工方法及喷锚支护相关知识;(C1,C2,D1、E1) (二)能力 5、具备执行隧道施工管理的能力 (三)素养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D2,E1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 |
课程目标3、4 |
|||||||||||||||
9.职业规范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课程目标5、6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6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概论 |
2 |
0 |
2 |
||||||||||||||
第二章 隧道的勘察 |
2 |
0 |
2 |
||||||||||||||
第三章隧道总体设计 |
4 |
0 |
4 |
||||||||||||||
第四章 隧道围岩工程性质、分级与围岩压力 |
4 |
0 |
4 |
||||||||||||||
第五章 隧道结构构造 |
2 |
0 |
2 |
||||||||||||||
第六章 隧道结构计算 |
2 |
0 |
2 |
||||||||||||||
第七章隧道的锚喷支护 |
4 |
0 |
4 |
||||||||||||||
第八章隧道施工方法 |
8 |
0 |
8 |
||||||||||||||
第九章隧道通风与照明 |
1 |
0 |
1 |
||||||||||||||
第十章隧道工程质量检测 |
2 |
0 |
2 |
||||||||||||||
合 计 |
32 |
0 |
32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讲授R讨论座谈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课程导论 课程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授课内容版块、学习方法,教学相关事项通报,课后学习任务布置,作等 |
1、5、6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讲授 |
||||||||||||
2 |
第一章 绪论 学科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学科特点,学科应用,等 |
1、5、6 |
职业操守 |
1.从业人格; 2.工作精神 |
课堂讲授 |
||||||||||||
3 |
第二章 隧道的勘察 隧道勘察的阶段,方法和手段 |
1、3、4、5、6 |
课堂讲授 |
||||||||||||||
4 |
第三章 隧道总体设计 公路隧道选址的原则和方法、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和方法、隧道平面和纵断面设计的要求、隧道横面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
1、3、4、5、6 |
道德与社会责任 |
1.高尚道德; 2.担当精神 |
课堂讲授 |
||||||||||||
5 |
第四章 隧道围岩工程性质、分级 掌握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掌握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理解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
1、2、3、4、5、6 |
课堂讲授 |
||||||||||||||
6 |
第五章 隧道结构构造 掌握公路隧道的洞身结构、洞门结构、明洞结构和防排水设施的构造原理,了解公路隧道斜井与竖井、内装修与路面结构 |
1、3、4、5、6 |
大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 |
1.全面理解大学生自学能力;2.独立思考对思想深度与广度的意义 |
课堂讲授 |
||||||||||||
7 |
第七章~第十章 隧道的锚喷支护、隧道施工方法、隧道通风与照明、隧道工程质量检测 |
1、3、4、5、6 |
课堂讲授 |
||||||||||||||
8 |
期末总结与答疑 课后线上答疑,不占用课堂时间 |
1、3、4、5、6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6 |
|||||||||||||||
平时作业 (15%) |
课程有8次书面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1/8。 |
1、2、3、4、5、6 |
|||||||||||||||
期末考试 (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2)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6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隧道工程(第四版).覃仁辉王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1 2.参考书目: 朱永全. 隧道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项彦勇. 隧道力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14 唐鹏、张志. 隧道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工程抗震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1415007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王军芳 |
||||||||||
修读方式 |
√必修£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7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道路桥梁施工组织》《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认识和熟悉各类房屋的震害现象,并掌握抗震设计计算内容,通过合理抗震设计,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通过学习地震相关概念、地震作用计算、框架结构房屋、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要求和抗震设计计算的教学,观看图片及短片、小组讨论、ppt等方法,掌握各种结构房屋的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计算内容和抗震构造措施。 |
||||||||||||
C 课程目标 |
知识 熟悉地震相关的基本知识点;熟悉质点震动的受力分析计算;熟悉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掌握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计算内容;掌握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掌握抗震设防的设计两阶段设计方法和三水准目标;掌握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 2、根据抗震设防要求,会抗震计算,并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 能力 3、重视学以致用,强化抗震创新意识。领会工程抗震教师在立德树人上的工作意义,能够对工程抗震基础理论与实践产生研究兴趣; 4、能够知晓工程抗震发展的趋势、动态以及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三)素养 5、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房屋抗震设计,确保房屋地震时的安全性能,注意团队交流和协作;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4、5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3、4 |
|||||||||||
3.问题分析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1、2、3、4、5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绪论 |
2 |
2 |
|||||||||||
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
4 |
4 |
|||||||||||
第三章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
8 |
8 |
|||||||||||
第四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
4 |
4 |
|||||||||||
第五章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屋抗震设计 |
6 |
6 |
|||||||||||
合计 |
24 |
24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章绪论 |
1、4、5 |
地震产生的原因、震害表现、为减弱震害,熟悉抗震设防要求 |
工程安全意识,人文关关怀 |
课堂讲授 |
||||||||
2 |
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2.1场地 |
1、5 |
“个人荣誉承诺担保”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
||||||||
3 |
2.2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2.3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2.4桩基的抗震验算 |
1、2 |
课堂讲授 |
||||||||||
4 |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1概述3.2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
1、3 |
课堂讲授 |
||||||||||
5 |
3.2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
1、3 |
课堂讲授 |
||||||||||
6 |
3.4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和底部剪力法 |
1、3 |
课堂讲授 |
||||||||||
7 |
3.5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3.10建筑结构的抗震验算 |
1、2、3 |
课堂讲授 |
||||||||||
8 |
第四章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4.1场地选择4.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4.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
1、4、5 |
概念设计意识的培养 |
有意识选择有利场地、有利于抗震的结构平面及立面,合理进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
|||||||||
9 |
4.4多道抗震防线4.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 |
1、4、5 |
合理设计结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之间关系,减弱震害带来的影响 |
1.概念把握; 2.人文关怀 |
课堂讲授 |
||||||||
10 |
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5.1概述 5.2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 |
1、2、3 |
课堂讲授 |
||||||||||
11 |
5.3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 |
1、3 |
课堂讲授 |
||||||||||
12 |
5.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
1、2、3、4、5 |
工程应用 |
具有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课堂表现(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1、2、5 |
|||||||||||
课程作业(20%) |
课程有4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10%、30%、30%、30%。书面分析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场地判别;软弱地基处理(2)概念设计,整体把握;(3)具有基本的工程安全意识、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4)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2、3、4、5 |
|||||||||||
期末考试(70%) |
期末考试主要考评方向:(1)人性化设计意识和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抗震结构设计》.王社良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2 2.参考书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第1版 [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柳炳康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第1版 [3]《结构抗震设计》.邓宇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第1版 [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李国强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8第4版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20日 |
课程名称 |
工程抗震设计 |
课程代码 |
094695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郭长升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2023-2024-1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桥梁工程》等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力学基础。 同步及后续课程:《道路桥梁施工组织》等。 |
||||||||||||
B 课程描述 |
工程结构抗震(道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桥梁的震害现象,掌握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地震相关概念和桥梁震害,理解桥梁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标准,掌握桥梁抗震设计的理念和流程。通过观看图片及短片、小组讨论、ppt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种桥梁的延性抗震设计以及减隔震设计要求并理解相应的抗震措施。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了解地震相关的基本知识点;掌握桥梁结构地震的反应分析;掌握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桥梁工程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和抗震设计验算;掌握抗震设防的设计两阶段设计方法和三水准目标。 2、培养一定的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能力。根据抗震设防要求,会抗震计算,并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二)能力 3、重视学以致用,强化抗震创新意识。领会工程抗震教师在立德树人上的工作意义,能够对工程抗震基础理论与实践产生研究兴趣; 4、能够知晓工程抗震发展的趋势、动态以及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三)素养 5、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桥梁抗震设计,确保地震时桥梁的安全性能,注意团队交流和协作;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4、5 |
|||||||||||
2.工程知识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3、4 |
|||||||||||
3.问题分析 |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1、2、3、4、5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一章 地震概述 |
4 |
4 |
|||||||||||
第二章 桥梁震害 |
4 |
4 |
|||||||||||
第三章 桥梁抗震概论 |
4 |
4 |
|||||||||||
第四章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4 |
4 |
|||||||||||
第五章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 |
4 |
4 |
|||||||||||
第六章 桥梁减隔震设计 |
4 |
4 |
|||||||||||
合 计 |
24 |
24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章 地震概述1.1 地震的基本知识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
1、4、5 |
地震产生的原因、震害表现、为减弱震害,熟悉抗震设防要求 |
工程安全意识,人文关关怀 |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
||||||||
2 |
1.3地震波与地震动 1.4地震分布 1.5 地震灾害 |
1、4、5 |
课堂讲授 |
||||||||||
3 |
第二章 桥梁震害 2.1 桥梁震害分类 2.2 桥梁上部结构的震害 2.3 桥梁支座的震害 |
1、5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学术诚信 |
课堂讲授 问题导向学习 |
||||||||
4 |
2.4 桥梁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 2.5 大跨度桥梁震害 2.6 桥梁震害的教训及对策 |
1、2 |
课堂讲授 |
||||||||||
5 |
第三章 桥梁抗震概论 3.1桥梁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 3.2桥梁工程抗震设计流程 |
1、3 |
概念设计意识的培养 |
有意识选择有利于抗震的结构,合理进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
课堂讲授 |
||||||||
6 |
3.3 地震动输入的选择 3.4 桥梁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
1、3 |
课堂讲授 |
||||||||||
7 |
第四章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1 结构动力学初步概念 4.2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1、3 |
课堂讲授 |
||||||||||
8 |
4.3 一般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4.4 规则桥梁的地震反应简化分析 |
1、2、3 |
课堂讲授 |
||||||||||
9 |
第五章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 5.1 延性的基本概念 5.2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基本理论 5.3 延性构件的强度设计与验算 5.4 延性构件的延性设计与验算 |
1、4、5 |
工程应用 |
具有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10 |
5.5 能力保护构件的强度设计与验算 5.6 单柱墩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实例 5.7 双柱墩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实例 5.8 不同形式双柱墩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实例 |
1、4、5 |
合理设计结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之间关系,减弱震害带来的影响 |
1.概念把握; 2.人文关怀 |
课堂讲授 |
||||||||
11 |
第六章 桥梁减隔震设计 6.1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6.2 减隔震装置与系统 |
1、3 |
课堂讲授 |
||||||||||
12 |
6.3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6.4 桥梁减隔震设计 6.5 减隔震桥梁设计实例 |
1、2、3、4、5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课堂表现(10%) |
出勤成绩5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缺课超过1/3课时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上课睡觉、带食物、以手机从事学习无关活动等行为,减0.25分/次(暂定,以课堂公约为准)。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依据慕课堂或超星学习通互动成绩导出为准。 |
1、2、5 |
|||||||||||
课程作业(20%) |
课程有4次书面分析作业,分别占作业成绩的25%、25%、25%、25%。书面分析作业主要考评方向:(1)地震、抗震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概念设计,整体把握;(3)具有基本的工程安全意识、自主学习、拓展延伸,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4)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2、3、4、5 |
|||||||||||
期末考试(70%) |
期末考试主要考评方向:(1)人性化设计意识和思维; (2)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3)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5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桥梁抗震》.叶爱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2 2.参考书目: [1]《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柳炳康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3]《桥梁减隔震设计》.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 月 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 月 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
课程代码 |
0911515007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黄亚冬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5 |
||||||||
开课学期 |
2023-2024-1 |
总学时 |
24 |
其中实践学时 |
0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非必填,根据实际填写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等课程,具备一定的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同步及后续课程:《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目的)。通过向学生讲授将建筑物当作多元绿色化物性载体的综合有机整体来学习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历程)。学生进行工程建筑设计或结构设计时,能够考虑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备一定绿色建筑的理念——“工程素质”。(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A1) 2、熟悉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A1) 3、熟悉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1) (--二)能力 4、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依据和设计程序。(A1、D1) 5、熟悉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A1、E1) 6、熟悉绿色建筑绿色化设计要素。(A1、C1) (三)素养 7.重视以人为本,强化精益求精的设计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D1,E1 8.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E1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8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4、7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6、8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
2 |
0 |
2 |
||||||||
第2章场地分析与环境设计 |
2 |
0 |
2 |
||||||||
第3章室内环境 |
2 |
0 |
2 |
||||||||
第4章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 |
4 |
0 |
4 |
||||||||
第5章水资源有效利用 |
2 |
0 |
2 |
||||||||
第6章绿色建筑材料 |
2 |
0 |
2 |
||||||||
第7章建筑设备 |
2 |
0 |
2 |
||||||||
第8章绿色建筑整合设计 |
2 |
0 |
2 |
||||||||
第9章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
2 |
0 |
2 |
||||||||
第10章绿色建筑的评价 |
2 |
0 |
2 |
||||||||
第11章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
2 |
0 |
2 |
||||||||
合 计 |
24 |
24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授课次别 |
教学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1.2 绿色建筑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1.3 绿色建筑设计因素 1.4 绿色建筑文化与绿色价值观 1.5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意义 |
1、5、7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道路建设成就,道路自信。 |
学生建立“四个自信”,喜欢上本专业、为我国在本专业取得的成绩自豪。 |
课堂讲授 |
||||||
2 |
第2章场地分析与环境设计 2.1 气候 2.2 场地分析 2.3 绿化设计 2.4 节地及公共设施集约化利用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道路驾驶观念、道路设计责任感、明确自己作为道路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3 |
第3章室内环境 3.1 室内声环境 3.2 室内光环境 3.3 室内热湿环境 3.4 室内空气品质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未来建筑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4 |
第4章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 4.1 建筑节能设计 4.2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未来建筑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5 |
第4章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 4.3 建筑采光照明节能 4.4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
课堂讲授 |
|||||||||
6 |
第5章水资源有效利用 5.1 概述 5.2 雨水利用 5.3 节水设计与节水设施选择 |
2、5 |
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
建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未来建筑工程师的责任,建立职业素养。 |
课堂讲授 |
||||||
7 |
第6章绿色建筑材料 6.1 绿色建筑材料概述 6.2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6.3 建筑节材 |
3 |
课堂讲授 |
||||||||
8 |
第7章建筑设备 7.1 建筑设备概述 7.2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照明节能) |
3 |
课堂讲授 |
||||||||
9 |
第8章绿色建筑整合设计 8.1 传统设计 8.2 整合设计的概念 8.3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8.4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过程 |
4 |
课堂讲授 |
||||||||
10 |
第9章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9.1 建筑及建筑设备运行管理 9.2 绿色物业管理 9.3 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9.4 建筑节能检测 |
4、6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讲授 |
||||||
11 |
10章绿色建筑的评价 10.1 绿色建筑评价概述 10.2 国外评价体系简介 10.3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
4、6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讲授 |
||||||
12 |
11章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11.1 长江上游彝族新生土绿色建筑 11.2 川西地震灾后重建绿色建筑 |
4、6、8 |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学生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多方案的科学思想,树立设计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 |
课堂讲授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课堂表现(10%) |
1、出勤率5:基本分3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评价。 |
1、2、5、6 |
|||||||||
平时作业(20%) |
共5次作业,按照比例折合计算出最终成绩。 |
3、4 |
|||||||||
期末考试(70%) |
期末考试采取线下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考评方向:(1)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2)运用理论知识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3、4、7、8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教材:《绿色建筑概论》(第二版),刘加平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年 2.学习资料: [1]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2]《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宗敏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6 [3]《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林宪德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学习通;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1.毕业设计(房建)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毕业设计(结构) |
课程代码 |
0913680093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颜玲月等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8 |
|||||||
开课学期 |
第7、8学期 |
总周数 |
14周 |
总学时 |
14周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中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课程 。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过程。掌握手工计算、软件计算方法和识图绘图技能,具备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运用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2.掌握查阅规范、手工计算结构主体工程的方法,以及软件计算结构主体工程的方法。 (二)能力 3.具备建筑方案设计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4.具备结构选型能力、能提供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5.掌握结构设计方法及具备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三)素养 6.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建筑设计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结构设计的严谨与客观。 7.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建筑、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6、7 |
||||||||
2.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2、3、5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4 |
||||||||
6.使用现代工具 |
能够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课程目标2、4、5 |
||||||||
13.终身学习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7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周) |
||||||||
第一部分 设计并绘制建筑施工图 |
4 |
|||||||||
第二部分 手工计算结构主体工程 |
6 |
|||||||||
第三部分 软件计算结构主体工程 |
2 |
|||||||||
第四部分 绘制结构施工图 |
2 |
|||||||||
合 计 |
14 |
|||||||||
F 教学方式 |
R过程指导 £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第一部分 设计并绘制建筑施工图 |
1、3、6、7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
指导 |
|||||
2 |
第二部分 手工计算结构主体工程 |
1、2、4、5、6、7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
指导 |
|||||
3 |
第三部分 软件计算结构主体工程 |
1、2、4、5、6、7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
指导 |
|||||
4 |
第三部分 绘制结构施工图 |
5、6、7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对工程师的重要性 |
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 平时表现5分。侧重考评设计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性。 |
7 |
||||||||
平时修改完善方案情况(15%) |
通过线上、线下辅导,针对老师给出的修改意见而进行的更改完善效果评判。 |
1、2 |
||||||||
设计成果(70%) |
设计成果以打印纸质版成果评判成绩,主要考评方向:(1)方案设计的优越性与否;(2)对计算原理、方法掌握程度。 |
1、2、3、4、5、6、7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1.教材:各科教学用书及各种设计规范 2.参考书目: 各科教学用书及各种设计规范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及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及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8月 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5 月 31 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毕业设计(施工)
课程代码
0913680093
课程类型
通识课 R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授课教师
颜玲月等
修读方式
R必修 £选修
学 分
8
开课学期
第7、8学期
总周数
14周
总学时
14周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先修课程:《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制图》、《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中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课程
B
课程描述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过程。掌握手工计算、软件计算方法和识图绘图技能,能够利用BIM进行施工场地布置,具备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C
课程目标
(一)知识
1.对结构设计过程有全面的认识。
2.掌握查阅规范、手工计算结构主体工程的方法。
(二)能力
3.具备阅读施工图的能力。
4.具备利用软件进行算量和利用BIM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的能力。能够
5.能够有效地进行施工组织安排。
(三)素养
5.重视以人为本,强化设计的严谨与客观。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土木工程
专业知能
1
1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力学及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1
2具备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1、2
2.土木工程
实务技能
2
1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实务技能;
2
2确实执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标准作业程序的能力;
课程目标3
3.土木工程
应用创新
3
1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2具备一定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3、4
4.协作整合
4
1具备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交流和协作的基本能力;
4
2具备跨管理、经济等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统筹、整合的能力。
课程目标5
5.社会责任
5
1了解时事政策,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5
2了解土木工程实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课程目标5、6
E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学时分配(周)
第一部分计算工程量
8
第二部分绘制施工进度图、场地布置图、场地动漫
4
第三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书编制
2
合 计
14
F
教学方式
R过程指导£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G
教学安排
次别
教学环节与内容
支撑课程
目标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教学形式
思政元素
思政目标
1
第一部分 计算工程量
1、2、3、4、5、6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指导
2
第二部分 绘制施工进度图、场地布置图、场地动漫
1、2、3、5、6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指导
3
第三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书编制
4、5、6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对工程师的重要性
指导
H
评价方式
评价项目及配分
评价项目说明
支撑课程目标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
平时表现5分。侧重考评设计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性。
6
平时修改完善方案情况(15%)
通过课程微信群,针对老师给出的修改意见而进行的更改完善效果评判。
3、4、5、6
设计成果(70%)
设计成果以打印纸质版成果评判成绩,主要考评方向:(1)方案设计的优越性与否;(2)对计算原理、方法掌握程度。
1、2、3、4、5、6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1.教材:各科教学用书及各种设计规范
2.参考书目:
各科教学用书及各种设计规范
J
教学条件
需求
1.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及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K
注意事项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审批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8月 20日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20 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 20日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毕业设计(结构)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通识课 R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授课教师
曾武华等
修读方式
R必修 £选修
学 分
8
开课学期
第7、8学期
总周数
14周
总学时
14周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先修课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上册)》、《桥梁工程》、《桥梁施工》等课程 。
B
课程描述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桥梁设计的能力,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过程。掌握手工计算、软件计算方法和识图绘图技能,具备从事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C
课程目标
(一)知识
1.对桥梁设计过程有全面的认识。
2.掌握查阅规范、手工计算桥梁结构工程的方法。
(二)能力
3.具备设计和绘制桥梁施工图的能力。
4.掌握桥梁施工图的绘制。
(三)素养
5.重视以人为本,强化桥梁设计的严谨与客观。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桥梁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土木工程
专业知能
1
1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力学及桥梁工程专业知识和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1
2具备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1、2、6
2.土木工程
实务技能
2
1具备桥梁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实务技能;
2
2确实执行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标准作业程序的能力;
课程目标2、3
3.土木工程
应用创新
3
1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进行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2具备一定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5、6
4.协作整合
4
1具备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交流和协作的基本能力;
4
2具备跨管理、经济等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统筹、整合的能力。
课程目标3、4
5.社会责任
5
1了解时事政策,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5
2了解土木工程实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课程目标5、6
E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学时分配(周)
第一部分设计并绘制桥梁施工图
4
第二部分手工计算桥梁主体工程
6
第三部分绘制桥梁施工图
2
合 计
14
F
教学方式
R过程指导 £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G
教学安排
次别
教学环节与内容
支撑课程
目标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教学形式
思政元素
思政目标
1
第一部分 设计并绘制建筑施工图
1、3、6、7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指导
2
第二部分 手工计算结构主体工程
1、2、4、5、6、7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指导
3
第三部分 软件计算结构主体工程
1、2、4、5、6、7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对社会贡献,人人有责
指导
4
第三部分 绘制结构施工图
5、6、7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对工程师的重要性
指导
H
评价方式
评价项目及配分
评价项目说明
支撑课程目标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
平时表现5分。侧重考评设计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性。
7
平时修改完善方案情况(15%)
通过线上、线下辅导,针对老师给出的修改意见而进行的更改完善效果评判。
1、2
设计成果(70%)
设计成果以打印纸质版成果评判成绩,主要考评方向:(1)方案设计的优越性与否;(2)对计算原理、方法掌握程度。
1、2、3、4、5、6、7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1.教材:各科教学用书及各种设计规范
2.参考书目:
各科教学用书及各种设计规范
J
教学条件
需求
1.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及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K
注意事项
1.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及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审批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8月 20日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20日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20日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4229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乐旭东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7 |
总周数 |
1 |
总学时 |
1周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房屋构造学习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通过施工组织基本原理讲解、项目管理沙盘实操、课堂测试、小组讨论等方法。 掌握建筑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工程施工组织方法、横道图、网络图、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要素等知识。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理解各种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特点。A1 2.掌握各种网络计划技术的编制方法,理解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步骤。A1 3.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A1 4.归纳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的规范或标准。A2 (二)能力 5.用横道图和网络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B2 6.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编写施工调查报告、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填写开工报告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B2,C2 (三)素养 7.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D2,E1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专业知能(A) |
A1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力学及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A2具备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1、2、3、4 |
||||||||
实务技能(B) |
B1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实务技能; B2确实执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标准作业程序的能力; |
课程目标5、6 |
||||||||
应用创新(C) |
C1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2具备一定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
课程目标6 |
||||||||
协作整合(D) |
D1具备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交流和协作的基本能力; D2具备跨管理、经济等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统筹、整合的能力。 |
课程目标7 |
||||||||
社会责任(E) |
E1了解时事政策,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E2了解土木工程实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课程目标7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天) |
||||||||
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各类准备工作并复核计算工程量 |
1 |
|||||||||
部署流水施工方案、编制总体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3 |
|||||||||
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
1 |
|||||||||
合 计 |
5 |
|||||||||
F 教学方式 |
R过程指导£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各类准备工作并复核计算工程量 |
课程目标1、2、3 |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指导 |
|||||
2 |
部署流水施工方案、编制总体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课程目标1、2、3、4、5、6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对社会的重要性 |
指导 |
|||||
3 |
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
课程目标1、2、3、4、5、6 |
职业操守 |
1.从业人格; 2.工作精神 |
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6 |
||||||||
平时修改完善方案情况(15%) |
通过课程微信群,针对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而进行的更改完善效果评判。 |
3、4、5、6、7 |
||||||||
成果(70%) |
上交设计计算书和图纸 |
1、2、3、4、5、6、7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1.教材:蔡雪峰主编.《土木工程施工Ⅱ——施工组织》(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线上课程: 无 3.参考书目: [1]中国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建筑工业出版社 [2]危道军.建筑施工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武佩牛.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专业绘图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16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3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5日 |
课程名称 |
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
课程代码 |
94046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黄凌君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2 |
总周数 |
1 |
总学时 |
一周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 同步及后续课程:无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知识(目的) 通过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结合,辅以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现场考察等方法。(历程) 使学生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检测方法,能从事一般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例如: (一)知识 1.理解道路与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知识 2.归纳知识点 (二)能力 3.分析施工技术数据 (三)素养 4.养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核心价值:坚定“四个自信”,家国情怀,等。 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学术诚信,等。 从业习惯:团队精神、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工程规范等。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具备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
绘制施工组织平面图、网络图、横道图,编制技术方案 |
课程目标1 |
|||||||
培养思政素质 |
团队精神、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工程规范等 |
课程目标2、3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 |
|||||||
收集资料,列项,计算工程量 |
0.5天 |
||||||||
施工方案、生产周期确定,施工组织平面图绘制 |
2天 |
||||||||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 |
3.5天 |
||||||||
设计成果整理并提交 |
1天 |
||||||||
合 计 |
7天 |
||||||||
F 教学方式 |
√过程指导£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道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简支梁桥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拱桥施工、钢桥施工以及大跨度桥型施工等 |
1、3、4、5、6 |
强调责任意识和工程规范 |
1.责任意识; 2.工程规范 |
过程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20%) |
含课设指导出勤率,课设自主性和动手能力20% |
3、4、5、6 |
|||||||
答辩(X%) |
|||||||||
论文或设计作品(80%) |
课设成果质量、难易程度、饱满度、准确率等80% |
1、2、3、4、5、6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1]赖少武 李文华 著译,《公路施工组织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廖正环 主编,《公路施工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黄绳武 主编,《桥梁施工组织及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 叶加冕、徐梓炘 主编,《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张 润 主编,《路基路面施工及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李辉、蒋宁生 主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7] 马敬坤,《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3.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3610074 |
|||||||
课程类型 |
|
课程负责人 |
颜玲月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第6学期 |
总周数 |
1 |
总学时 |
28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砼原理、材料力学、土力学课程,具备一定的识图与绘图能力; |
|||||||||
B 课程描述 |
本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牢固掌握一般浅基础和桩基础的概念和设计原理,并具有以上两种基础的设计能力。通过学习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条形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设计、挡土墙设计、小组讨论、ppt等方法。掌握基础设计的原则、常见不良场地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处理方法。具备从事基础工程建设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熟悉基础工程设计的总体原则。 2.熟练掌握桩基础设计的特征和设计方法。 3.掌握地基处理的对象性质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 4.能进行浅基础和桩基础设计。5. (三)素养 5.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建筑设计的严谨与客观。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2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2-1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在表述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必需的专业语言表达能力; 2-2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
课程目标1、2、3 |
||||||||
3.问题分析 |
3-1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 3-2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4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1在研究制定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案时,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综合因素; 3-2能够完成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结构、构件(节点)等功能单体设计; 4-3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能够考虑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
课程目标4、5、6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天) |
||||||||
方案选定,相关资料准备 |
1 |
|||||||||
浅基础或桩基础计算 |
3 |
|||||||||
施工图绘制 |
1 |
|||||||||
合 计 |
5 |
|||||||||
F 教学方式 |
R过程指导£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方案选定,相关资料准备 |
课程目标1、2、3 |
职业操守 |
1.从业人格; 2.工作精神 |
指导 |
|||||
2 |
浅基础或桩基计算 |
课程目标1、2、3、4、5、6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对社会的重要性 |
指导 |
|||||
3 |
施工图绘制 |
课程目标1、2、3、4、5、6 |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6 |
||||||||
平时修改完善方案情况(15%) |
通过课程微信群,针对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而进行的更改完善效果评判。 |
3、4、5、6 |
||||||||
成果(70%) |
上交设计计算书和图纸 |
1、2、3、4、5、6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1.教材: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赵明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12第5版 2.参考书目: 1.地基处理(第二版) .叶书麟, 叶观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2.基础工程(第2版).周景星 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6.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专业绘图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8月 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5 月 3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专业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3610070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程章德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5 |
总周数 |
1 |
总学时 |
28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工程CAD》、《工程测量》。 后续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建筑施工技术》。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按照任务书要求加深对建筑空间设计原理的理解及对框架结构多层民用建筑设计的了解与掌握,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设计打下牢固的基础。 |
||||||||||||||
C 课程目标 |
例如: (一)知识 1.理解建筑构造的各主要组成部分、附属部分及其构成方法。 2.归纳建筑空间设计原理。 (二)能力 3.评价多层框架结构民用建筑的建筑空间设计原理及图纸绘制规范。 4.运用建筑CAD绘制初步设计图纸的能力。 (三)素养 5.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建筑设计的严谨与客观。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4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5.终身学习 |
5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6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方案选定,相关资料准备 |
3 |
0 |
3 |
||||||||||||
采用建筑CAD绘制大部分初步设计图纸 |
0 |
12 |
12 |
||||||||||||
按教师要求手工绘制代表性初步设计图纸 |
0 |
5 |
5 |
||||||||||||
合 计 |
3 |
17 |
20 |
||||||||||||
F 教学方式 |
R过程指导R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方案选定,相关资料准备 |
1、2、5、6 |
职业操守 |
1.从业人格; 2.工作精神 |
课堂讲解、讨论、答疑 |
||||||||||
2 |
采用建筑CAD绘制大部分初步设计图纸 |
3、4、5、6 |
优秀的建筑空间设计可充分提升人类工作效率 |
1.建筑可提升人类工作;2.设计优秀建筑对社会贡献 |
|
||||||||||
3 |
按教师要求手工绘制代表性初步设计图纸 |
3、4、5、6 |
家庭是社会基本细胞,住宅建筑如何更好提升生活质量 |
1.家庭对社会贡献;2.现在住宅建筑对家庭的贡献 |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课堂表现(15%) 课堂表现(15%) (15%) |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1、6 |
|||||||||||||
平时修改完善方案情况(15%) |
通过课程微信群,针对老师给出的修改意见而进行的更改完善效果评判。 |
3、4、5、6 |
|||||||||||||
期末设计成果(70%) |
期末设计成果以打印纸质版成果评判成绩,主要考评方向:(1)方案设计的优越性与否;(2)对相关CAD及制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
1、2、3、4、5、6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制图规范、图集、施工图纸等 |
||||||||||||||
K 注意事项 |
1、本授课大纲F到J项得视教学需要调整之。 2、请尊重知识产权,并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8 月 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8 月 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 年 8 月 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3610072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张会芝 何莲桂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5 |
总周数 |
1 |
总学时 |
1周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 后续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抗震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章节所学的内容,按照任务书要求进行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及施工图绘制,使学生掌握楼面结构布置原则,掌握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的方法,具备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基本能力。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 掌握楼面结构布置原则; 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以及梁板钢筋配置的方法。(对应毕业要求2) (二)能力 2.分析结构方案选择的优劣,运用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能力,以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3) (三)素养 3.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应毕业要求1) 4.养成自主查阅、应用设计资料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对应毕业要求13)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3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2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4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 |
|||||||
楼盖结构布置 |
3 |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内力和配筋计算 |
3 |
||||||||
现浇钢筋混凝土次梁内力和配筋计算 |
3 |
||||||||
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梁配筋计算 |
3 |
||||||||
绘制结构施工图 |
4 |
||||||||
合 计 |
16 |
||||||||
F 教学方式 |
R过程指导£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楼盖结构布置 |
1、2、3、4 |
中国重大工程项目 |
树立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自信、引导学生探索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PPT 过程指导 |
||||
2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内力和配筋计算 |
1、2、3、4 |
工匠精神 |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
PPT 过程指导 |
||||
3 |
现浇钢筋混凝土次梁内力和配筋计算 |
1、2、3、4 |
PPT 过程指导 |
||||||
4 |
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梁配筋计算 |
1、2、3、4 |
责任感和使命感 |
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对待结构设计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PPT 过程指导 |
||||
5 |
绘制结构施工图 |
2、3、4 |
PPT 过程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10%) |
(出勤率+设计进度)*10%: 出勤:满勤100分,缺勤一次扣5分,迟到一次扣3分; 设计进度:根据学生的设计的进度与设计任务书安排的进度吻合程度给予评分:A档(90-100)进度90%-100%;B档(80-90)进度80%-90%;C档(70-80)进度70%-80%;D档(60-70)进度60%-70%,F档(60分以下)进度少于60%。 |
3 |
|||||||
设计成果(90%) |
课程设计成果(计算书及结构施工图),根据成果完整度、成果是否正确等进行综合评定 |
1、2、4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东南大学三院校合编;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图集标准等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5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4087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田尔布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1 |
总学时 |
16 |
其中实践学时 |
16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CAD》、《工程测量》。 后续课程:《桥梁工程》、《路基路面》。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道路路线设计及现场勘测选线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道路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道路选线的教学,情景演示、小组讨论、ppt等方法。掌握道路路线设计和选线的标准,熟练运用路线勘测与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标准,具备从事道路设计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 |
|||||||
B 课程描述 |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CAD》、《工程测量》。 后续课程:《桥梁工程》、《路基路面》。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道路功能与分级及勘测的设计阶段。 2.掌握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 (二)能力 3.分析路面所处地的地形,进行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 4.综合利用自然条件和一般选线原则确定路线的选择方案,由具体的选线方案进行纸上定线。 (三)素养 5.重视专业能力训练,建立更科学的社会主义“驾驶”文化和生命价值观。 6.养成道路设计过程中重视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道路勘测设计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能够通过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 |
掌握道路勘测设计、应用相关专业有限元软件等,结合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解决挡土墙的计算问题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布置任务并演示案例; 道路勘测设计的设计要求; 熟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 |
0 |
2 |
2 |
|||||
平面线性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
0 |
8 |
8 |
|||||
平纵组合设计 |
0 |
3 |
3 |
|||||
构造物设定 |
0 |
2 |
2 |
|||||
文本编制、图纸打印。 |
0 |
1 |
1 |
|||||
合 计 |
0 |
16 |
16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单元名称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 形式 |
||
环节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布置任务并演示案例; 道路勘测设计的设计要求; 熟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 |
1、4、5、7 |
讨论表决课堂公约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 |
|
了解地质资料 |
介绍不同道路等级发展特性 |
民族与历史自信 |
|||||
2-3 |
平面线性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
1、5、6、7 |
道路等级确定 |
工业发展 |
课堂 |
||
4-6 |
平纵组合设计 |
1、2、3、4、5、6、7 |
路基、路面材料特性 |
不同区域有不同土质 |
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特点 |
课堂 |
|
7 |
构造物设定 |
2、3 |
课堂 |
||||
8 |
文本编制、图纸打印。 |
课堂 |
|||||
【注】: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必修课程,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知识,学会常规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实践技术,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请任课老师注意并灵活调整,教学大纲中不再单独列出。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20%) |
1、出勤率5:基本分5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和作业评价 4、平时作业:基本分5,未交作业或完成情况差,每次酌予扣分0.5至1分,直到5分扣完 5、上课发言、参与讨论:基本分3分,每次参与讨论各酌予加分0.5,加分不超过2分 |
6 |
|
期末考试 (80%) |
报告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道路勘测设计》.许金良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3(第5版)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014.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2.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2017. 4、尤晓. 现代道路勘测设计[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5、朱照宏. 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指南[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 月 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挡土墙课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4109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R £其他 |
授课教师 |
田尔布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1 |
总学时 |
16 |
其中实践学时 |
16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具备一定的路线设计、路基路面材料知识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工程结构与检测》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目的) 通过ppt讲授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历程) 掌握有关公路、城市道路、厂区道路工程中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路基边坡稳定性和挡墙土压力计算等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技术。(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和设计方法;掌握路基支挡结构分析与设计; 掌握路基层特性及选择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挡土墙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能够通过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 |
掌握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应用相关专业有限元软件等,结合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解决挡土墙的计算问题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布置任务并演示案例; 公路挡土墙相关的设计要求; 熟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 |
0 |
2 |
2 |
|||||
挡土墙界面型式选择和结构组合设计 |
0 |
2 |
3 |
|||||
基础埋置深度及宽度的选定 |
0 |
3 |
3 |
|||||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
0 |
8 |
8 |
|||||
文本编制、图纸打印。 |
0 |
1 |
1 |
|||||
合 计 |
0 |
16 |
16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单元名称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 形式 |
||
环节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课程导论 课程设计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授课内容版块 布置任务并演示案例; 某等级公路设计要求; 熟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 |
1、4、5、7 |
讨论表决课堂公约 |
课堂公约 |
1.学习态度; 2.契约精神 |
课堂 |
|
了解地质资料 |
介绍不同道路等级发展特性 |
民族与历史自信 |
|||||
2-3 |
挡土墙界面型式选择和结构组合设计、基础埋置深度及宽度的选定 |
1、5、6、7 |
道路等级确定 |
工业发展 |
课堂 |
||
4-6 |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
1、2、3、4、5、6、7 |
路基、路面材料特性 |
不同区域有不同土质 |
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特点 |
课堂 |
|
7 |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施工图绘制 |
2、3 |
课堂 |
||||
8 |
文本编制、图纸打印。 |
课堂 |
|||||
【注】: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必修课程,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知识,学会常规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实践技术,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请任课老师注意并灵活调整,教学大纲中不再单独列出。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20%) |
1、出勤率5:基本分5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和作业评价 4、平时作业:基本分5,未交作业或完成情况差,每次酌予扣分0.5至1分,直到5分扣完 5、上课发言、参与讨论:基本分3分,每次参与讨论各酌予加分0.5,加分不超过2分 |
6 |
|
期末考试 (80%) |
报告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黄晓明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4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2.参考书目: (1)邓学钧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方福森 《路面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设社 1990.12 (3)方左英 《路基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12 (4)黄晓明 李昶 马涛编著 《路基路面工程》(第2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 月 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4109 |
|||||
课程类型 |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田尔布 |
|||||
修读方式 |
■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1 |
总学时 |
16 |
其中实践学时 |
16 |
|||
混合式 课程网址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具备一定的路线设计、路基路面材料知识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工程结构与检测》等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目的) 通过ppt讲授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之以必要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历程) 掌握有关公路、城市道路、厂区道路工程中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路基边坡稳定性和挡墙土压力计算等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技术。(预期结果) |
|||||||
C 课程目标 |
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要求;路基土的工程特性和承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交通、环境、材料的特性与要求、结构设计参数。建立中国公路工程建设技术自信心。 掌握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和设计方法;掌握路基支挡结构分析与设计; 掌握路基层特性及选择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方法; 熟悉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具备一定实务技能 5、熟悉路基和路面养护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能够通过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 |
掌握路基路面专业知识,如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沥青路面及其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设计等;应用相关专业有限元软件(如纬地或海地)等,结合查阅规范、标准、图集和文献资料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构和系统分析,解决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
能够根据力学原理对构件(节点)、结构或体系开展设计 |
能够根据薄板理论对路面工程、路面的最不利受力点开展计算与设计;能够根据地基理论对路基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 |
||||||
在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环节中,具有应用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意识 |
在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时,应结合工程技术前沿,有意识的应用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 |
|||||||
E 教学内容 |
章节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
布置任务并演示案例; 某等级公路设计要求; 熟悉地形、地质等基础资料。 |
0 |
2 |
2 |
|||||
路面等级确定和结构组合设计 |
0 |
3 |
3 |
|||||
路面材料选择和材料组成设计、设计参数确定、厚度计算及拉应力验算 |
0 |
8 |
8 |
|||||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施工图绘制 |
0 |
2 |
2 |
|||||
文本编制、图纸打印。 |
0 |
1 |
1 |
|||||
合 计 |
0 |
16 |
16 |
|||||
F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20%) |
1、出勤率5:基本分5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和作业评价 4、平时作业:基本分5,未交作业或完成情况差,每次酌予扣分0.5至1分,直到5分扣完 5、上课发言、参与讨论:基本分3分,每次参与讨论各酌予加分0.5,加分不超过2分 |
6 |
|
期末考试 (80%) |
报告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1.黄晓明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4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2.参考书目: (1)邓学钧 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方福森 《路面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设社 1990.12 (3)方左英 《路基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12 (4)黄晓明 李昶 马涛编著 《路基路面工程》(第2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活动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纸笔考试:平时小测、期中纸笔考试、期末纸笔考试 (2)实作评价:课程作业、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 年 08 月20 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 月 20 日 |
金沙娱乐城app土木工程专业(独立设置的实践课)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工程地质实习 |
课程代码 |
|
|||||||
课程类型 |
|
课程负责人 |
罗从双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2023-2024-1 |
实践学时 |
1周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高等数学》、《流体力学》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或推理归纳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同步及后续课程:《边坡工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地质实习》等。 |
|||||||||
B 课程描述 |
工程地质教学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和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要求,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基础。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掌握土的形成和土的结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影响,土的分类和特殊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A1 2.理解水的流动导致的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影响,会进行不良地质现象的评价知识。A1 (二)能力 3.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矿物、岩石特征的辨识。C1 4.运用所学理论进行人性化设计和工程加固措施。C1 5.掌握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B2 (三)素养 6.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E1 7.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A2,D1,E1,E2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7.1 核心价值:坚定“四个自信”及利、力、理、立核心价值,家国情怀,等。 7.2 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勇于质疑,学以致用,学术诚信,等。 7.3 从业习惯:认真严谨,团队协作,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等。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在研究制定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案时,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 环境等综合因素;能够完成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结构、构件(节点)等功能单体设 计;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能够考虑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 用。 |
课程目标1、2、3、4、5 |
||||||||
研究 |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初步的科学设计实验能力,能够运用科学 方法开展实验测试与检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和处理;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 综合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
课程目标1、2、3、4、5 |
||||||||
沟通 |
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掌握和应用 一门外语,能对土木工程学科与技术领域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状况有基本了解,并能表. 达自己的观点。 |
课程目标1、2、3、6、7 |
||||||||
E 教学内容 |
实践项目及内容 |
学时分配 |
||||||||
实践(天) |
合计(天) |
|||||||||
1、常见岩石的识别 |
1 |
1 |
||||||||
2、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
1-2 |
1-2 |
||||||||
3、了解工程地质与工程的关系 |
1 |
1 |
||||||||
4、了解各种矿物的名称和工程特性,以及地球的发展史 |
1 |
1 |
||||||||
5、了解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 |
1-2 |
1-2 |
||||||||
合 计 |
1周 |
1周 |
||||||||
F 教学方式 |
R课堂示范R讨论实操R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R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R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实践名称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方式 与手段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常见岩石的识别 |
1、2、3 |
坚韧不拔意识 |
1.学习态度; 2.坚韧意识 |
实践 |
|||||
2 |
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
1、2、4、6 |
学以致用; |
实践 |
||||||
3 |
了解工程地质与工程的关系 |
1、2、4、5 |
实践 |
|||||||
4 |
了解各种矿物的名称和工程特性,以及地球的发展史 |
1、2、3、4、5 |
实践 |
|||||||
5 |
了解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 |
1、2、3、4、5、6、7 |
1.鼓励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创新思维 2.安全意识 |
实践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优(95) |
a、实习报告内容完整,对实习内容有全面的叙述,有对实习内容的认识和体会; b、实习日记完整、记录清楚真实; c、答辩问题约有90%以上正确 |
1、2、3、4、5、6、7 |
||||||||
良(85) |
a、实习日记较完整、记录尚清楚; b、实习报告较完整; c、答辩问题有70%正确 |
1、2、3、4、5、6、7 |
||||||||
中(75) |
b、实习报告不是很完整; c、答辩问题有60%正确 |
1、2、3、4、5、6、7 |
||||||||
不合格 |
a、实习日记不完整,缺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实习日记或者无实习报告。 b、在生产实习中严重违纪和弄虚作假,抄袭他人实习成果的学生。 |
1、2、3、4、5、6、7 |
||||||||
I 建议教材 及学习资料 |
教材:白志勇,《土木工程地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第3版 3.参考书目: (1)周建波主编,《工程地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第1版 (2)王桂林主编,《工程地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第1版 (3)孙家齐编,《工程地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4版 (4)周桂云主编,《工程地质》,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4.线上课程推荐: (1)《工程地质》,重庆大学 王桂林等,中国大学MOOC (2)《工程地质》,郑州大学 闫长斌等,中国大学MOOC (3)《工程地质》,福建工程学院 欧阳恒等,中国大学MOOC 5.课程讲义及推荐文献:略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超星泛雅或爱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慕课堂;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艺术设计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操作考试:平时操作、期末考试 (2)实作评价:实验报告、实作成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3)档案评价:书面报告、专题档案 (4)口语评价:口头报告、口试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0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0日 |
金沙娱乐城app 土木工程(专升本) 专业课程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
课程代码 |
0913610005 |
|||||||
课程类型 |
|
授课教师 |
刘纪峰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3 |
总周数 |
1 |
总学时 |
1周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预修《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房屋构造学习及实践经验。 同步及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通过施工组织基本原理讲解、项目管理沙盘实操、课堂测试、小组讨论等方法。 掌握建筑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工程施工组织方法、横道图、网络图、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要素等知识。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理解各种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特点。A1 2.掌握各种网络计划技术的编制方法,理解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步骤。A1 3.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A1 4.归纳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的规范或标准。A2 (二)能力 5.用横道图和网络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B2 6.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编写施工调查报告、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填写开工报告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B2,C2 (三)素养 7.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从业习惯,坚守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操守。D1,D2,E1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专业知能(A) |
A1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力学及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A2具备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1、2、3、4 |
||||||||
实务技能(B) |
B1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实务技能; B2确实执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标准作业程序的能力; |
课程目标5、6 |
||||||||
应用创新(C) |
C1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2具备一定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
课程目标6 |
||||||||
协作整合(D) |
D1具备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交流和协作的基本能力; D2具备跨管理、经济等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统筹、整合的能力。 |
课程目标7 |
||||||||
社会责任(E) |
E1了解时事政策,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E2了解土木工程实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课程目标7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天) |
||||||||
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各类准备工作并复核计算工程量 |
1 |
|||||||||
部署流水施工方案、编制总体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3 |
|||||||||
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
1 |
|||||||||
合 计 |
5 |
|||||||||
F 教学方式 |
R过程指导£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R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R实作学习R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3次)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各类准备工作并复核计算工程量 |
课程目标1、2、3 |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指导 |
|||||
2 |
部署流水施工方案、编制总体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课程目标1、2、3、4、5、6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 |
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对社会的重要性 |
指导 |
|||||
3 |
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
课程目标1、2、3、4、5、6 |
职业操守 |
1.从业人格; 2.工作精神 |
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出勤及 课堂表现 (15%) |
出勤成绩10分。迟到、请假减0.25分/次;迟到超过30分钟减0.5分/次,超过60分钟等同于旷课;早退减1分/次;旷课减1.5分/次。 课堂表现5分。侧重考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互动参与度。 |
6 |
||||||||
平时修改完善方案情况(15%) |
通过课程微信群,针对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而进行的更改完善效果评判。 |
3、4、5、6、7 |
||||||||
成果(70%) |
上交设计计算书和图纸 |
1、2、3、4、5、6、7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1.教材:穆静波 侯敬峰 主编 《土木工程施工(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 2.线上课程: 无 3.参考书目: [1]中国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建筑工业出版社 [2]蔡雪峰主编.《土木工程施工Ⅱ——施工组织》(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3]武佩牛.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1.多媒体或智慧教室,专业绘图桌椅;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温度、照明、声音环境。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土木工程系;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8月16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8月23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8月28日 |
金沙娱乐城app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
课程代码 |
|||||||
课程类型 |
R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
授课教师 |
张会芝 |
||||||
修读方式 |
R必修 £选修 |
学 分 |
1 |
||||||
开课学期 |
2 |
总周数 |
1 |
总学时 |
16 |
||||
A 先修及后续 课程 |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 后续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抗震设计 |
||||||||
B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旨在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章节所学的内容,按照任务书要求进行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及施工图绘制,使学生掌握楼面结构布置原则,掌握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的方法,具备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基本能力。 |
||||||||
C 课程目标 |
(一)知识 1. 掌握楼面结构布置原则。 2.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以及梁板钢筋配置的方法。 (二)能力 3. 分析结构方案选择的优劣,运用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进行 设计和计算的能力,以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4. 使用现代工具,及查阅、应用设计资料的能力。 (三)素养 5.重视专业能力训练及应用。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注】课程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 |
||||||||
D 课程目标与 毕业要求的 对应关系 |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
1.思想品德 |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 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
课程目标5、6 |
|||||||
2.工程知识 |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课程目标1、2 |
|||||||
3.问题分析 |
3-1 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土木工程专 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 式进行恰当表达。 3-2 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土木 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
课程目标3、4 |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课程目标3、4 |
|||||||
13.终身学习 |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课程目标3、4、5、6 |
|||||||
E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学时分配 |
|||||||
楼盖结构布置 |
3 |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内力和配筋计算 |
3 |
||||||||
现浇钢筋混凝土次梁内力和配筋计算 |
3 |
||||||||
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梁配筋计算 |
3 |
||||||||
绘制结构施工图 |
4 |
||||||||
合 计 |
16 |
||||||||
F 教学方式 |
R过程指导£讨论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实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
||||||||
G 教学安排 |
次别 |
教学环节与内容 |
支撑课程 目标 |
课程思政融入 |
教学形式 |
||||
思政元素 |
思政目标 |
||||||||
1 |
楼盖结构布置 |
1、4、5、6 |
中国重大工程项目 |
树立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自信、引导学生探索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PPT 过程指导 |
||||
2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内力和配筋计算 |
2、3、4、5 |
工匠精神 |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
PPT 过程指导 |
||||
3 |
现浇钢筋混凝土次梁内力和配筋计算 |
2、3、4、5 |
PPT 过程指导 |
||||||
4 |
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梁配筋计算 |
2、3、4、5 |
责任感和使命感 |
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对待结构设计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PPT 过程指导 |
||||
5 |
绘制结构施工图 |
3、4、5 |
PPT 过程指导 |
||||||
H 评价方式 |
评价项目及配分 |
评价项目说明 |
支撑课程目标 |
||||||
平时(30%) |
1、出勤率5:基本分3分,缺课、迟到、请假、聊天,每次各酌予扣分0.5至1分。 2、课堂表现5:基本分3分,勤做笔记或学习态度,各酌予加分1至2分。 3、若出勤率扣分扣完,得扣到课堂表现及平时成绩的口语评价。 4、参与讨论10:基本分7分,每次参与讨各各酌予加分0.5至1分 |
1、2、5、6 |
|||||||
设计成果(70%) |
课程设计成果(计算书及结构施工图),根据成果完整度、成果是否正确等进行综合评定 |
3、4、5 |
|||||||
I 学习参考 文献资料 |
《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东南大学三院校合编;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
J 教学条件 需求 |
PPT、《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图集标准等 |
||||||||
K 注意事项 |
1.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团队联合制定,解释权归建筑工程学院; 2.本课程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实时调整; 3.请尊重知识产权,本课程大纲不得非法影印。 |
||||||||
备注: 1.本课程教学大纲F—J 项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应协同讨论研究达成共同核心内涵。经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通过的课程教学大纲不宜自行更改。 2.评价方式可参考下列方式: (1)实作评价:论文设计作品、日常表现、表演、观察 (2)档案评价:书面报告 (3)口语评价:口头答辩 | |||||||||
审批意见 |
课程教学大纲起草团队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专家组审定意见: 专家组成员签名: 2023年 8月 5日 | |||||||||
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审议意见: 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2023年 8月 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