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党史故事|白求恩战胜传染病肺结核

发布时间:2021-10-21

2020年是白求恩诞辰130周年。

  白求恩在中国虽然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曾经患上过极为严重的传染病———肺结核,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

  然而,也正是这次患病,使白求恩勇敢尝试新疗法,痊愈后致力研究并成为外科专家,成为社会化医疗的倡导者,最后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这些故事,是他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战的前奏。

少年立志学医有成

  白求恩家族的祖先是法国胡格诺教徒,在美洲被称为清教徒,16世纪中叶从法国北部移居苏格兰,18世纪迁移到加拿大。白求恩的祖父叫亨利·诺尔曼·白求恩,是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三一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有名的外科医生。受祖父的影响,白求恩少年立志,决心要成为像祖父一样的外科医生。

  中学毕业后,白求恩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医。他1909年秋入学,1916年12月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在他求学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8月,英国对德宣战,英属自治领地加拿大跟着卷入。这一年9月8日,白求恩在魁北克省的瓦尔卡蒂亚应征入伍,在多伦多是第十个入伍的人。战事惨烈,5万多名加拿大士兵阵亡。白求恩在加拿大第二战地医疗救护团服役,曾前往法国前线任担架兵,曾在比利时西北部的第二次伊普雷战斗中左腿负伤,伤愈后继续服役,战争结束回加拿大继续完成学业。

  大学毕业后,白求恩在加拿大行医,也曾在军队担任上尉军医。1921年10月,白求恩赴爱丁堡皇家医院参加皇家外科医学会考试,次年2月5日被录取为会员,随后任西伦敦医院外科医师。在西伦敦医院期间,白求恩结识了爱丁堡一名法官的女儿弗朗西丝·坎贝尔·彭尼小姐。1923年8月13日,他与弗朗西丝结婚,去英国海峡群岛度蜜月。他们赴瑞士、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德国旅行6个月,在各国观摩欧洲外科名医的示范手术。1924年初,他们返回加拿大,后来去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城梅奥诊所进修神经外科。1924年秋,白求恩迁居美国密执安州底特律市,12月初在该市开业行医。

肺部感染勇战病魔

  1926年夏,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白求恩患上了传染病——肺结核。这年10月,他返回家乡,去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的卡利多疗养院治疗。12月18日,转入美国纽约州萨兰纳克湖畔阿迪龙达克山的特鲁多疗养院。1927年5月底,他感觉病情有所好转,就返回底特律行医,后因病情恶化,不得不又回到特鲁多疗养院。

  这段时间,白求恩经受了百般折磨,在1927年11月创作了9幅壁画《一个肺结核患者的历程》,预测自己将死于结核病。在这些画作里,白求恩把肺结核病菌的来源描绘成一种类似蝙蝠的动物。

  出生前的部分,他把子宫画成一个黑暗的洞窟,婴儿已经受到结核杆菌的袭击。病菌用一种红色的飞龙目动物来代表,这是一种史前爬行动物,长着长长的嘴巴、尖利的牙齿和蝙蝠似的翅膀。他感叹地配上了这样的诗句:“哦,新来者,我们的主人公,胚胎之时即遇险,结核蝙蝠如血染,一何凶残。”

  后来,他画出这样的画面:“置身都城的峡谷,繁花魅人似锦,却敌不过结核菌蝙蝠的云翳雾障——秽气中,层层阴影,他已渐渐病入膏肓。”“痼疾吞噬其生命,咳嗽,啐痰,形容枯槁……”

  在最后一组壁画中,把自己画成在死亡天使的怀抱中,并配上这样的诗:“亲爱的死神啊,你这仁慈无比的天使,让我在你温柔的怀抱里,与世长辞。天上的繁星明亮,烈日早已无光,我演完小小的一幕,无聊的戏剧就此收场。”

  但是,白求恩并没有屈服于病魔。他是一个医生,在住院期间,他积极配合治疗,还广泛阅读有关医学书刊。有一次,他偶然读到约翰·亚历山大的《肺结核外科疗法》,这给了他很大启发。作者约翰·亚历山大是著名胸外科医生,其中详细介绍了这位大夫首创的“人工气胸疗法”。

  人工气胸疗法具有一定危险性,因为需要人为地切开胸腔造成气胸,大气压肺回缩,体积缩小,肺内结核球内的脓液和物质就会排出并愈合,等到愈合得差不多了,再把气体抽出来,把胸腔合上。在白求恩那个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还没有研制出来,这种危险做法一度被各国采用。

  他找到特鲁多疗养院的医生们,要求进行这种治疗。医生们告知“这种疗法不成熟,很危险”,但是他不怕危险,执意一试。1927年10月27日,在他本人要求下,试用带有一定危险性的人工气胸疗法,最终在两个月时间里通过这种不成熟的疗法奇迹般痊愈。

  1927年12月10日,白求恩痊愈出院。白求恩将改写后的《使徒信条》作为圣诞贺卡,写道:“我信健康的身体从病体复活,以及肺结核患者得永久照顾而长生。”他回顾这段与病魔斗争的经历,感慨万千地说:“恐惧是幸福最大的破坏者,而多数恐惧是毫无根据的。可以说,人靠希望才能活着。不要失望,要心情愉快和保持平静,遵循法则,把游戏进行到底。”

  由于自己身患肺结核,白求恩不知道自己能否康复,就在他接受人工气胸疗法时,与妻子弗朗西丝离了婚。病愈后与弗朗西丝复婚。来中国之前,白求恩到蒙特利尔探望弗朗西丝。临终前他立下遗嘱,请求国际援华委员照顾她。

北美名医致力科研

  这次患病,使得白求恩致力于研究肺结核感染。病愈之后,白求恩立即去美国纽约州雷溪州立早期结核病医院进修。3个月之后,他返回加拿大,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出任维多利亚皇家医院外科主任、北美著名外科医师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大夫的第一助理,在这里工作到1932年秋。他在加拿大、美国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如:《气泵与人工气胸一起的新组合》《呼吁肺结核患者尽早实施压缩治疗》《关于肺部螺旋体病的细菌诊断》等等,成为北美名闻遐迩的名医。1932年5月,白求恩去美国底特律市赫曼·基弗医院临时主持胸外科部,同年当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并担任学会五人理事会理事。1935年1月,白求恩回到蒙特利尔市,在北卡第维尔新成立的圣心医院出任胸外科主任。

  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白求恩成为一位发明家。他医疗实践过程中,他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研制和革新了一些外科器械,如:肩胛骨提升器和牵开器、长肋骨剪或肋骨剪和肋骨剥离器。其中最大的仪器是在白求恩的指导和直接监督下,由蒙特利尔圣心医院的工人制作。一家公司购买了白求恩大夫的专利,生产出以“白求恩”命名的医疗器械:白求恩胸腔注气器械“护士的朋友”和白求恩肺部止血带等等。

心系人民呼吁改革

  患上肺结核病,让白求恩对于社会医疗制度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他说:“穷人有穷人的肺结核,富人有富人的肺结核,富人复原而穷人死亡。”1934年,白求恩在蒙特利尔市加拿大进步协会发表讲演,主张由政府资助结核病防治工作。他在蒙市郊区自设门诊室,每周六下午为贫困患者免费治疗。1935年8月,去苏联列宁格勒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期间,白求恩参观了医院、疗养院,研究了苏联防治肺结核的措施。回国之后,他在蒙市“苏联之友”协会举办的集会上发表访苏观感,希望借鉴苏联的医疗制度,还发起成立蒙特利尔人民保健会,任会长。该会主要宗旨为改善人民医疗卫生条件,参加者有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百余人。

  从此,他多次在加拿大、美国的医学大会上大力宣传社会化医疗。他说:“政府应该把保护人民健康看作是它对公民应尽的主要义务和责任。让我们来重新规定医务界的道德标准———不是作为医生之间职业上的一种成规,而是作为医务界和人民之间的基本道德和正义准则。”1936年4月17日,白求恩在蒙特利尔内外科学会举办的讨论会上发表了讲演《从医疗事业中清除私利》。7至8月,安大略省议会选举前夕,他向候选人、魁北克省总督及医学界、宗教界发表蒙特利尔人民保健会宣言,建议实行社会化医疗。他向政府提出了一个为全体人民提供有计划的医疗服务的全面的、完整的方案。

  从思考社会化医疗出发,白求恩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信仰。1935年11月,白求恩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为了信仰,1936年10月他奔赴西班牙,担任加拿大医疗队队长。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白求恩设计了一个流动输血队,直接去前线救治伤员,使伤员死亡率大为降低,有些战区降低了75%之多。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后,1937年8月,白求恩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蒙湾演讲中,表示愿赴中国支援抗日战争。10月,他去美国与援华委员会、和平民主同盟商谈并筹备援华问题,以两组织捐赠款项购买医疗用品。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加美医疗队自温哥华启程,乘“亚洲女皇号”轮船取道香港赴中国。他给妻子弗朗西丝写信说:“西班牙和中国都是同一战场中的一部分。我现在到中国去,因为我觉得那儿是需要最迫切的地方;那儿是我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

  1938年1月下旬,白求恩抵香港。宋庆龄回忆道:“白大夫的来华是我们发起并且尽力向他提供了所需要物品的。”这一年,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呼吁国际和平人士援助中国,纽约国际援华委员会是配合保盟进行工作的组织之一。1939年8月15日,白求恩给友人写信说:“你们能否让援华委员会寄来钱……也许他们应该给在香港的保卫中国同盟寄去1000美元。”然而,就在他写这封信之后不久,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不幸逝世,从此长眠于中国大地。

  白求恩深深爱着中国人民。他说:“还说什么不懂感情的中国人!在这里我找到了最富于人性的同志们。他们遭遇过残酷,可是懂得什么是仁慈;他们尝受过苦痛,可是知道怎么笑;他们受过无穷的苦难,可是依旧保持他们的耐性、乐观精神和静谧的智慧。我已经爱上他们了;我知道他们也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