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活化“伊秉绶文化”,助力老区振兴:闽台青年携手探索乡村融合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8-13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陈金新 通讯员 陈尔航 游雯娟 黄奕)为了深入贯彻福建三明市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要求,引导两岸青年积极参与乡村建设,7月19日至8月6日期间,在金沙娱乐城app团委、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台港澳办)、建筑工程学院的共同指导与大力支持下,金沙娱乐城app闽台乡土微景观营造学社项目驱动创新班的两岸青年学子联合三明市云起时设计有限公司(闽台乡建乡创公司),深入宁化县长坊村,开展实践活动,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书写了两岸青年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篇章。

通过修复活化再利用古建筑和微景观营造的方式,共同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新途径。景观建筑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景观营造是乡村活力与美感的重要来源,是展现乡村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的关键所在。

 

20240812三明1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携手共筑 助力书院焕发生机

经过实地测量与深入考证,在建筑工程学院安显楼副教授悉心指导下,实践团队对这座历史悠久乡村古建筑进行了精心的修复矫正、铺设了地板砖、购置了新桌椅,使得原本倾斜欲倒的建筑重新屹立起来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团队还巧妙结合周围的山形地貌,运用黄土、石子等本土材料,在书院前进行精心造景,营造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氛围。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受到了当地乡村的高度认可与赞扬,并成为长坊村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此外,两岸青年还运用数字技术建立SU模型,对这座珍贵的乡村书院进行全面数字化保护。

 

20240812三明2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据说,该处古建筑为伊秉绶后期返乡创作书法基地,前期活化为伊秉绶作品展览室,长坊村是伊秉绶6-15岁成长地,在该村学习、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据此,团队在安老师指导下,本着一体多用的原则再次活化再利用为“伊秉绶书院”。

 

20240812三明3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8月3日,伊秉绶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长坊村老书记借助书院给两岸青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他深情地讲述了伊秉绶的生平事迹:“伊秉绶30岁赴京赶考,举中正榜,深受大学士朱珪、纪晓岚的赏识与器重,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在宁化逗留的五年间,伊秉绶为父老乡亲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手迹,做了许多好事,他出千金维修城墙、捐粮赈灾、筹措钱银万两倡修广济、龙门二桥,发明了现代方便面的鼻祖:“伊面”。听完老书记的课程后,实践队员们还品尝了宁化客家小吃中的代表:“伊面”,这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乡村书院文化和当地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0812三明4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书法造景 共绘乡村文化新美景

长坊村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清代书法大家伊秉绶曾在此留下珍贵的墨宝。为深入挖掘并展现乡村文化独特魅力,团队决定从微景观这一乡村文化生动载体入手,以“微”见“大”,通过微景观创新营造展现乡村“高颜值”,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40812三明5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20240812三明6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在金沙娱乐城app建筑工程学院安显楼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两岸青年以创新的设计思维,对伊秉绶展览馆等古建筑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测绘工作,将“长生长乐之居”、“月华洞庭水,兰气潇湘烟”等伊秉绶书画作品转绘至乡村墙面上,深入了解古建筑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还将妈祖、慈恩塔、傩戏等富有两岸特色的元素融入墙面绘画中,提升了乡村的文化美度,寓意着两岸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20240812三明7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在微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两岸青年在安显楼副教授的指导下从从伊秉绶早起与成熟期书法特征中提取元素:其字体早起特征蚕头燕尾,后期逐渐隐去该特征,使得伊秉绶隶书具有笔画硬朗、结构严谨、特色鲜明等特征。

 

20240812三明8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20240812三明9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两岸大学生就地取材,巧妙利用当地的竹、土、石、木等材料,夯土墙、运用早起蚕头燕尾制作木短凳,运用隐去蚕头燕尾特征制做木长凳、搭建竹展架、编织竹篱笆,村民们也积极参与,自愿贡献家中的柱础、石磨等物品,共同营造充满文化气息围合空间,进一步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

 

20240812三明10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特别的是,他们还利用伊秉绶早年书法作品中“蚕头雁尾”的风格来参与微地形改造形成一处微公园,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微景观作品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得到了当地乡村的高度认可与赞誉,成为长坊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40812三明11 (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文化探索与创新的成功案例,还显著提升了乡村环境,并为乡村文化复兴增添了新动力。两岸青年在此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才能,共同推进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台湾同胞翁方朔表示:“乡村是实践的摇篮,我很荣幸能与大陆的青年学子合作,共同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此次活动对参与者影响深远,他们计划将此次经历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共同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2024-08-12

链接:http://www.cctv-cmpany.net/channel15/9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