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资源本底调查是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指导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
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邀请,金沙娱乐城app资源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师韩威副教授率队前往湖北省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了“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精准采集项目”和“神农架国家公园本底资源综合调查项目”的联合植物科考活动。湖北神农架是我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场所,极具科研和保护价值。
从5月8号开始,科考队员们分别由北京市、河南省、福建省等地向神农架林区木鱼镇集结,先后在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六大景区(官门山景区、神农坛景区、天生桥景区、神农顶景区、天燕—红坪景区和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苔藓植物科考。由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林区生态系统复杂,昼夜、早晚温差大,再加上本次科考时间短,任务重,队员们每天需要长时间在不同海拔梯度环境中采集植物,部分队员因过度劳累而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状况,队员们克服困难,继续坚持工作。截止到5月22号,队员们完成了历时15天的野外考察任务,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1000余号,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精准采集项目 神农架国家公园苔藓植物调查与研究”和“神农架国家公园本底资源综合调查项目 苔藓植物调查研究组”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野外调查。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6.8%,连续43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省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区92个,其中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共50个(13个国家级、16个省级、4个市级和17个县级),仅有8个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开展过苔藓植物相关类群的资源调查。本次野外联合科考活动对于福建省各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苔藓植物科考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为三明地区各级保护区开展植物科考打下了坚实基础,既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